论刘氏小儿推拿流派与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的异同的论文

论刘氏小儿推拿流派与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的异同的论文

ID:10855370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论刘氏小儿推拿流派与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的异同的论文_第1页
论刘氏小儿推拿流派与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的异同的论文_第2页
论刘氏小儿推拿流派与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的异同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刘氏小儿推拿流派与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的异同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刘氏小儿推拿流派与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的异同的论文【摘要】小儿推拿因时间、地域、治疗风格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儿科推拿流派有山东地区的推拿三字经流派、孙重三推拿流派、张汉臣推拿流派、北京地区的小儿捏脊流派、上海地区的海派儿科推拿及湖南地区的刘氏小儿推拿流派。本文主要介绍三字经流派和刘氏小儿推拿流派的异同。【关键词】刘氏小儿推拿流派;三字经小儿推拿流派;异同小儿推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科的重要治疗方法。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五十二病方》中有:“以匕周抿婴儿广契所”的记载,说的是用勺边刮擦婴儿患处,这是小儿推拿迄今见到的最早的原始资料[1]。至明清时代,小儿推拿

2、形成独特的体系,成立了小儿推拿专科。在临床不断的发展中,因为时间、地域、治疗风格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儿科推拿流派有山东地区的推拿三字经流派、孙重三推拿流派及张汉臣推拿流派,北京地区的小儿捏脊流派,上海地区的海派儿科推拿和湖南地区的刘氏小儿推拿流派[2]。现将三字经流派和刘氏小儿推拿流派的异同总结如下。1取穴原则上三字经流派[3]主张取穴少而精,常用穴不过30几个,临床治疗中,一般每次取穴3~5个,有时采用独穴治病。例如风寒感冒,一般采用一窝风,平肝经,清肺经三个穴位。.慢性痢疾用清补大肠独穴即可。刘氏主张取穴之本勿忘五经,配穴之要勿忘精巧[4]。主穴以五经为主,

3、如外感咳嗽主清肺经以宣肺化痰止咳;配清补脾经化湿健脾而制生痰之源,达化痰之功;补肾经则开阖有度水道通调有助化痰止咳。配穴要精巧,如揉摩肚脐配捏脊,推七节骨、揉龟尾治疗下消化道疾病,从解剖部位看,揉摩肚脐、揉龟尾直接作用于肠道和肛门,捏脊、推七节骨直接作用于从脊柱分出的调节内脏器官的植物神经丛,取穴不多,但恰如其份,从不同角度直接起到了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作用。2手法操作上三字经流派手法操作简单,临床常用的只有推、运、拿、揉、捣、掐六个常用手法。本流派有时两穴联推,如清肝经和清肺经,退六腑和清胃经,如此联推,操作者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较快的控制病情。刘氏小儿推拿流派在手法上以推揉为主,拿按为次,兼以

4、摩、运、搓、摇、掐、捏,称为“刘氏小儿推拿十法”[5]。临床上刘氏往往将揉法与掐、按相结合,形成复合手法,常用形式有三种:揉中加按法、揉按法、掐后加揉法。例如肺俞、膻中、乳根、乳中、中脘、足三里、涌泉等穴部多用揉按或揉中加按法,偏重于止咳、平喘、止呕、止泻、止痢;百会、人中、承浆、四横纹、一窝风等穴部多用掐后加揉法,偏重于止痉、止痛、醒神等。3治疗上三字经流派治疗以清为主。小儿患病,实证、热证居多,故本流派治病取穴以清法为主,主张祛邪为先。临床常在肝经、肺经、胃经、大肠经取穴,少用补法,清天河水、退六腑常用,而推三关少用。尤以清肝经在治疗中应用甚多,如清肝经配清肺经主治呼吸道疾病;清肝经配清

5、胃经,主治消化道疾病;临床疗效显著。肺非极虚不宜妄补,补则呼吸满闷。胃经清之则气下降,补之则气上升,胃气以降为顺,故胃经宜清不宜补。大肠经不可多补,如欲加强其功能,又可用清补法。刘氏小儿推拿流派针对小儿病理生理特点,灵活运用清补手法于五经之中。如小儿“脾常不足”,故脾经在手法运用上以补为主。但不可拘泥,若见烦渴多饮或发热唇干燥裂,属脾胃热甚,宜用清法方能奏效;小儿“肝常有余”,肝经手法运用原则上只清不补,否则易致烦躁不安,甚至肝风内动。若确诊为慢惊风,可用补后加清法;小儿“心常有余”,心经在手法运用上宜清不宜补,以防引动心火。若确诊为心血不足,可用补后加清法;小儿“肺常不足”肺经手法运用视临

6、证情况而定,可清可补,或清补兼施;小儿多肾虚。肾经手法运用只补不清。若属膀胱湿热,可清后溪代之[6]。4三字经流派明确提出推拿不同的穴位代替不同的方药这是其他推拿流派所没有的。《推拿三字经》记载“今定独穴以抵药房:推三关为参附汤;退六腑为凉散;天河水为安心丹;运八卦为调中益气汤;补脾土为六君子汤:平肝为逍遥散……”。5刘氏小儿推拿流派认为推治始终勿忘开关开即开窍,关即关窍。如前所述,小儿推拿属内病外治。若经络不畅,关窍不通,内外不相联系,施之体表穴位之手法,则难起到调整内脏功能之作用。因此,推治诸穴之始,应首先通窍;推治诸穴之终,则应注意关窍。这一开一关体现了小儿推拿治疗的特殊性和取穴的完

7、整性。刘氏推拿将开窍、关窍列为常规穴。其认为不开窍就如欲进房而未开门;不关窍譬如出门后不上锁,此乃推拿取穴之大忌。刘氏推拿常用的开关窍穴及操作法如下:开窍头部手法一直推天门、分推坎宫、直推太阳;开窍手部手法一揉按总筋、分推阴阳,关窍—拿按肩井。综上所述,小儿推拿在临床不断的发展中,因为时间、地域、治疗风格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各流派在取穴原则、治疗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都是在中医传统理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