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失衡下的流动性过剩状况分析论文

我国经济失衡下的流动性过剩状况分析论文

ID:10856483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我国经济失衡下的流动性过剩状况分析论文_第1页
我国经济失衡下的流动性过剩状况分析论文_第2页
我国经济失衡下的流动性过剩状况分析论文_第3页
我国经济失衡下的流动性过剩状况分析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我国经济失衡下的流动性过剩状况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经济失衡下的流动性过剩状况分析论文.freel1和M2的增速则一直攀升。这说明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充足。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来看,利率水平在2005年达到历史低点,目前仍然处于不到3%的水平,间接反映出银行体系流动性非常充裕。综观银行体系内流动性,更能说明问题。金融机构外汇占款的增多,转化为银行体系的资金头寸增多,超额准备金率不断上升。准备金/存款比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的差额在2003年以来不断扩大,在2005年前后达到历史高点(见图2)。从实体经济部门来看,除了投资时有过热之外,消费长期面临需求不足问题。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长期处于融资难的困境

2、中。综上,我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主要是银行体系内流动性过多问题。流动性过剩的根源:经济结构的失衡银行体系过多的流动性直接来源于外汇占款的增多。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缺乏弹性和强制结售汇的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首先由企业持有的外汇转为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同时引起企业在银行存款的增加,然后由商业银行外汇资产再转为中央银行外汇资产,同时引起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超额准备金)的增加,这样一个直通道造成的结果是基础货币的增加、银行可用资金的增多和货币供应的扩张以及银行存贷比(贷款占存款)的下降。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导致我国长期的双顺差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

3、贸组织后,我国进出口增长迅猛,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在贸易方式上,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55%左右,加工贸易差额占贸易总差额的70%左右。这种简单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张吸引了国内大量资源,也带动了国内投资。与此同时,我国消费贡献率则一直在下降,2005年只有36%左右,国内投资加上净出口则占据近64%①。国内消费部门的相对萎靡使得家庭部门资金以储蓄形式滞留在银行体系,更加剧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多的问题。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巨额顺差的积累,反映了我国不断融入国际分工体系的现实,这一方面与我国特殊国内背景下鼓励出口的政策取向有关,另

4、一方面得益于国际分工体系内部调整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奉行鼓励出口、抑制进口和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在全球内寻求要素的最优配置,因为东亚各国和地区持续多年的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拉高了其出口产品的要素成本,所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跨国公司将加工贸易逐步由周边国家转移至我国。事实上,人民币名义汇率波动缺乏弹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背景下劳动的无限供给、资源要素市场分割和价格非市场化所带来的要素成本的低廉,让我们在对外贸易上获得了目前的价格优势。看来流动性问题的根源是经济结构的失衡,是靠低端贸易的规模扩张拉

5、动经济所带来的副作用。加工贸易是一种简单的规模扩张,其带来的知识技术“溢出效应”较小;而且低端出口的扩张造成国内资源逐步向出口部门转移,这不仅大大延缓了我国产业升级的步伐,而且很大程度上也扭曲了资源配置。目前,加工贸易的规模扩张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资源的紧张,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挤出”效应,造成我国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缺失,使得我国一直处于国际产业链的底端。问题的放大:国际资本流入和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问题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大量短期资本流入我国和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问题则对流动性过剩问题起了放大作用。全球流动性

6、过剩背景下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当前全球流动性都比较充足,在此背景下大量资本追逐有限的投资机会,形成了巨额短期资本在一国的流入流出。这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一是二战后和平发展期私人财富尤其是证券化资产的巨额积累,为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提供了物质基础。从主要工业化国证券市场资本化率(1995-2004年平均值)来看,许多国家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市值之和占GDP比重都超过了100%,美国该比重达到227%,英国为163.4%,日本为114.1%,德国为98%。②证券化资产流动性强,交易成本低,在跨国交易时这种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二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通讯和网

7、络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跨国交易的物质成本,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的经济开放与金融自由化尤其是资本项目自由化为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扫除了制度障碍。三是机构投资者兴起,组合投资原理得到广泛应用,这大大增加了跨国组合投资的数额,也使得组合调整的频率加快,使国际资本流动倾向短期化。四是当前美元单一主导型的国际货币体系刺激了全球流动性,其内在的不稳定性也大大增加了国际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汇率趋于浮动,但是美元依然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美国为减少贸易逆差也不时的用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来影响贸易收支和国际资本流动,这直接影响到全球流动性。五是

8、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主要工业化国中央银行采用了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是2001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后,美、德、日等主要国家央行都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基准利率。日本在1996年后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