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登月计划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

ID:10873670

大小:4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_第1页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_第2页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_第3页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_第4页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载人登月计划:登月已具备综合论证条件中国载人登月运载方案探讨  刘竹生 等      重点提示:在分析国外载人登月运载方案、有效载荷组成及重量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已有的技术条件,采用交会对接方式实现载人登月的运载系统方案。    第一轮载人登月运载方案的特点  第一轮登月活动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而美国、前苏联都分别在60年代中后期才实现近地轨道的交会对接,为抢先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在太空竞赛中处于有利地位,因而选择了研制重型运载火箭采用直接进入的方式,因此第一轮登月方案可能与计划初期还未解决交会对接技术有关。  美国重返月球计划方案  2004年1月14日,美

2、国总统布什宣布新的空间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是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美国此次重返月球融入人货分运的思想,将载人探测飞行器“猎户座”与月球登陆器先是分别由载人运载火箭“战神1”和载货重型运载火箭“战神5”发射至近地轨道,然后在太空将“猎户座”与月球登陆器和“战神5”的第二级“飞离地球级”通过交会对接后一同进入奔月轨道。  对我国载人登月运载方案的建议  从运载系统的角度分析,实现载人登月有以下几种途径可供选择:直接进入方式、近地轨道对接方式、环月轨道对接方式及近地与环月轨道对接相结合方式。根据初步分析,直接进入方式即美国阿波罗登月采用的方式,需要研制重型运载火箭,而另外三种方式由于

3、采用了轨道对接的方案,是利用新一代运载火箭技术条件实现载人登月的可能方式,其中的近地与环月轨道对接相结合方式从发射和对接次数来看,与近地轨道对接方式相比没有优势,并且还需要同时解决近地轨道和环月轨道对接技术。  基于上述分析,要尽早实现载人登月,利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技术条件,发展起飞重量1500吨左右的捆绑6个助推器的三级半构型的运载火箭,采用两次发射环月轨道一次对接的方式是最为理想的方案。  为了实现中国人早日登上月球的梦想,同时利于后续深空探测活动的开展,应首先利用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技术条件,研制起飞重量1500吨的三级半火箭尽早完成载人登月。同时重型运载火箭是未来大规模深空探测和载

4、人登火星的必要条件,由于其研制周期较长(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制周期至少需要10年),应对其重大关键技术项目及早安排预研。        作者简介:刘竹生,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型号顾问,主要从事运载火箭总体技术研究。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应联合起来  叶培建 等  重点提示:通过对人类已开展的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活动的回顾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提出了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展望。  国外深空探测活动的启示  首先,任务周期长和风险大是深空探测的固有特点,长远的战略视野和系统的战略规划显得至关重要;其次,深空探测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月球是深空探测的起点和试验场;第三,探索首先从天文观测

5、开始,同时,在技术条件可行时进行载人探测;第四,利用深空探测的轨道特点,采用多目标多任务探测方式提高效益的同时,对于热点探测对象采取多种探测形式,从不同角度详细研究;第五,在科学探索的同时,验证深空探测技术、提高航天技术水平。  国外载人航天活动的启示  首先,长远正确的目标和连续坚定的发展路线,是载人航天高效、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其次,保证航天员安全是载人航天的核心和生命;第三,载人航天对于国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看到,商业资本正在介入载人航天活动,成为载人航天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第四,必须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载人航天发展计划;第五,目前载人航天还处在发展的初

6、级阶段,重点是突破和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寻找开发的领域。  中国载人航天的后续发展  国际载人航天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因此,我们应当利用目前有利的国内外环境,加速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  在空间站阶段的后期,在保证工程任务实现的前提下,应当全面突破和验证在轨服务技术(包括机械臂技术)。可以利用前期发射或补充发射的可补给的空间实验室作为服务对象,进行空间服务技术试验。    同时,空间站阶段还应当开始验证载人地月飞行器的建造技术。根据我国运载能力的实际情况,以验证载人登月技术为目标,在轨组装建造无人登月飞行器,并进行飞行试验,为载人登月打下坚实的基础

7、。  载人登月是深空探测和载人航天的共同目标,两个工程应及早有机地联合起来,优势互补。载人航天工程应考虑月球轨道交会对接的需求,并通过飞行试验验证交会对接技术;通过探月工程的实施,选择适合载人登月的着陆场,配套可用于载人登月的深空测控系统;无人探月实施过程中,通过相似的方案验证月面下降着陆和上升技术,降低载人登月的技术风险;验证载人登月的关键技术;并在实施过程中,利用月球站和绕月飞行器,为载人登月提供测轨、通讯和信标等技术支持。  作者简介: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