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

ID:10884587

大小:5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_第1页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_第2页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_第3页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_第4页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_第5页
资源描述:

《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2004031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句法功能(初稿详细摘要)俞士汶朱学锋段慧明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2004年3月17日星期三1.形式动词的所指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开发的《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以下简称《语法信息词典》)收录了若干“形式动词(dummyverb)”。在相关论著中,介绍了“形式动词”的概念及其语法属性[1]。由于形式动词的特殊性,在词典数据库中,将形式动词和其他动词等量齐观,设计同样的语法属性字段,忽略形式动词的特殊性,既是研究工作特别是语言工程的阶段性所无法跨越的无奈,也是研究工作尚不够深入的反映。本文力图汇集语言学界关于形式

2、动词的研究成果,希冀前进一小步,并为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如何处理形式动词提出一些处理策略。最早提出形式动词概念的是吕叔湘先生[2]和朱德熙先生[3]。朱德熙先生又称“形式动词”为“虚化动词”。20年来,已经找到的关于形式动词的论文不多,共5篇[4-8]。本文概述这5篇论文关于形式动词的定义和覆盖面等方面的异同,总结研究的进展。由于《语法信息词典》最初是在朱德熙先生的指导下研制的。从语言工程的实际需要出发,研制者一直秉承朱德熙先生的词组本位语法体系。因此,本文的理论基础仍是朱德熙先生于1985年发表的论文《现代书面汉语里的虚化动词和名动词》

3、。尽管形式动词数量不多,但也不是轮廓清晰的集合,而且个性突出,本文除对形式动词的共性进行一般性讨论外,重点讨论两个最典型的形式动词:“加以”和“进行”。2.形式动词的词汇语义朱德熙先生对书面汉语中常用的“进行、加以、给予、给以、予以、作”等少数几个形式动词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些动词原来的词汇意义已经明显地弱化了,因此在某些句子里把它们去掉并不影响原句的意思。”朱先生给出的例句有关于矛盾的特殊性问题应当着重地(加以)研究。他们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进行)调查。对于这种损坏公物的行为应当(给以)批评。两国政府将采取果断措施与恐怖主义(作)斗

4、争。朱先生又指出这些句子中的形式动词还可以互换。“进行研究”、“作调查”、“给予批评”、“予以批评”、“进行斗争”的意思和原句一样。朱先生认为这也是形式动词词汇意义弱化的表现。“弱化”不等于没有。可以将朱先生列举的形式动词分为3组:①“加以、给予、给以、予以”,②“进行”,③“作”。先讨论“加以”所在的第①组。从构词角度看,“加”是动词v,“以”是(文言)介词p,“加以”可以抽象为“v+p”。符合“v+p”这一结构形式的双音节合成动词的例子:“奔向、加以、来自、生于、走向”等等,它们共同的语法属性之一是必须带宾语,在语句中总是以“v+

5、p+OBJ”的形式出现,其词义相当于“p+OBJ+v”。“奔向小康”相当于“向小康奔”,“来自北京”相当于“自北京来”,“生于1967年”相当于“于1967年生”等等。“v+以”是“v+p”的局部实例化形式,“v+以”的实例至少有:“报以、乘以、除以、得以、给以、加以、借以、可以、晓以、予以、赠以、致以、足以”。它们在使用时也一定带宾语。对演讲者报以热烈的掌声三乘以四八除以四对罪犯处以极刑让民众得以充分发表意见对公共卫生要给以足够的重视在县名前冠以省名对问题要及时加以解决借以证明工程的艰巨性可以满足大家的愿望晓以民族大义予以理解和支持

6、向获奖者赠以鲜花向长者致以敬意这些事实足以说明问题“以”意思是“用/拿”。这些词的大多数的意义可以解释为“用/拿+OBJ+v”。也有一些词,像“得以、借以、可以、足以”等,在现代汉语中,如果按结构“v+以”分解其词义就显得牵强生硬,还是作为一个整体理解其意义比较合适。至于朱德熙先生列举的形式动词“给以、予以”的词义同样可以解释为“用/拿+OBJ+v”。《现代汉语词典》对“予”的释义就是“给”,“予以”就是“给以”,“给以”也是“给”,“给予”还是“给”。因此,“给、予、给以、给予、予以”的基本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给”是口语词,“予”

7、是文言词,形式动词“给以、给予、予以”是现代书面汉语用词。“加以”是最典型的形式动词,也是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唯一明确指出的形式动词。记得在小学学四则运算时,老师强调了“乘”与“乘以”、“除”与“除以”的区别,“3*4”要读作“3乘以4”,不能说“3乘4”;“8÷4”要读作“8除以4”,不能说“8除4”。可是为什么要这样,当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在套用“用/拿+OBJ+v”。“3*4”就是“用4乘3,即4个3相加”;“8除以4”就是“用4除8”。算术中不用“加以”和“减以”这两个术语。“3+4”就读作“3加4”或“3

8、加上4”;“8-4”就读作“8减4”或“3减去4”。“加以”在日常用语中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特定意义和用法。《现代汉语词典》对“加以”列了两个义项。其一“表示进一步的原因或条件”,可以替换为“加上”,查《现代汉英词典》,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