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

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

ID:10895147

大小:49.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08

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_第1页
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_第2页
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_第3页
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_第4页
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_第5页
资源描述:

《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外交评论2010年第5期ll13气候变化与北极地缘政治博弈锕奇松摘要在冷战背景下,北极经历了从军事侧翼到军事前沿,最后变成由美苏核武器系统支配的"军事战区"的演变.从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北极从冷战对抗之地,变成和平,稳定之地.但是,全球变暖尤其是北极地区的气温上升,导致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开采和利用变得便利,北冰洋航线开通也成为一种可能,北极地区又成为地缘政治的热点.北极国家和利益攸关方展开激烈博弈,"冷战"可能再次重现北极地区.关键词北极地缘政治博弈气候变化北极在军事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冷战时期,美苏逐渐拉高其

2、在战略核力量中的地位,使北极演变为军事战略区,并高度军事化,成为地缘政治的敏感之地.但是,物极必反.1987年戈尔巴乔夫发表摩尔曼斯克演说,提出包括裁军,信任建设,科学研究等六点建议,呼吁就北极问题进行国际合作.对此,西方国家给予积极回应,到1990年代,北极合作取得很大成效,地区组织如北极理事会等纷纷组建起来,原住民也加入到北极治理机制中来.北极从冷战时期的激烈对抗之地,变成合作之地,稳定之地.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在北极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北极地区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成为可能,而且北冰洋航线的开通也是迟早的事情,因此,北极地区再次

3、成为地缘政治的热点.北极国家和北极利益攸关方,为北极领土,自然资源,航路等展开激烈博弈,扩大,加强在北极的军事存在,北极将可能重新回到冷战对抗的"原点".北极地区是气候变化对国际政治具有重大影响的典型案例.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本文试图简要论述北极地缘政治的演变.何奇松,上海政法学院政治学系教授(上海200237).114J外交评论2010年第5期一,北极地缘政治:从对抗到合作冷战时期,北极地区是东西方两大阵营战略对抗之地,呈现高度军事化,也是政治敏感之地,其原因就在于北极的战略地位.冷战初期,由于导弹射程不远,导弹发射基地必须尽可能地部署在靠近对方

4、的领土上.而北极又处于两大阵营直线距离最短的地区,因此双方都迅速在北冰洋沿岸部署了大量陆基弹道导弹发射场.即使在弹道导弹技术和射程获得巨大发展的情况下,双方同样在北极地区部署核武器.同时,因北冰洋冰层为战略核潜艇提供了天然保护,双方提升了北极在战略核威慑中的地位.第一,侦察卫星的电磁波可以穿透数十米水层,很容易从空中监视和追踪在世界各大洋游弋的潜艇,但厚度超过1米的冰层便可有效阻挡这种电磁波,从而使侦察卫星无法探测冰层下的潜艇.北冰洋大部分被厚厚的冰层所覆盖,为潜艇的隐蔽提供了天然条件;第二,冰层不断破裂所发出的巨大噪声,几乎完全可以掩盖潜艇发动机

5、的声音,使得反潜的专用设备无用武之地;第三,北极地区电离层扰动频繁,引起无线电通讯中断及地球磁场的紊乱,从而妨碍雷达系统对核潜艇的监测能力;最后,因为冰层覆盖,水面军舰无法开进北冰洋,其反潜设备无法施展拳脚.因此,北极地区成为世界上导弹核武器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经过几十年冷战,北极地区从一个军事侧翼,成为军事前沿,最后变成由美苏核武器系统支配的"军事战区".例如,美苏的海上战略,使得北部海域,尤其是巴伦支海,挪威海和格陵兰岛海,不仅是军事前沿,而且都是两国海军打击的目标.①北极已经成为美苏两国"防务的焦点","触及每个超级大国的核心利益",因此"北极

6、时代"需要北极圈国家决策者加以关注.②从1980年代开始,北极国家的决策者开始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出现了合作的迹象.苏联与其他一些北极国家签署了有关北极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双边协议.而真正使北极从对抗转向合作的是1987年10月戈尔巴乔夫在摩尔曼斯克发表的演说.戈尔巴乔夫在演说中强调,北极国家应在北极问题上进行合作,并提出了六点建议,前两个建议呼吁在欧洲北部建立无核区,减少军事活动,其他的几点主要讨论在北部海域采取信任建设措施,自然资源开发中的民事合作,科学研究的协调,环境保护的合作,以及为外国开通北部海上通道.③尽管这个演说是一个宣传攻势,但演说暗示

7、着苏联在北极问题上的改变,成为北极地缘政治的一个转折点.随着冷战的结束和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的几点主张多数得以实现,开启了北极合作的新时①LassiHeininen,"CircumpolarInternationalRelationsandGeopolitics",P.219.http://www.SVS.is/AHDR/AHDR%20chapters/English%20version/AHDR—.ehp%2012.pdf.②OranR.Young,"TheAgeoftheArctic",Fore培nPolicy,Vo1.61,Winter19

8、85--1986,PP.16O一179.③LassiHeininen,"CircumpolarInternational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