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ID:10945223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_第1页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_第2页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_第3页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及其对治疗、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HDICVProfilorDO-2020无创动脉功能检测仪(美国HDI公司)对342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测定,同时采集病史,查体及作有关血生化指标。结果与肝火上炎组、痰湿壅盛组比较,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组的C1,C2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动脉弹性检查可为高血压病患者病情判断,辨证论治提供客观证据,对中医临床辨证分型有一定价值。【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动脉弹性;大小

2、动脉弹性;辨证  Abstract:ObjectiveToinquireintotherelationshipbetedifferentiationanddiscusstheindicativevaluesoftreatmentandprognosis.MethodsUsingnon-invasivelyobtainedradialpulsecontouranalysis(HDICVProfilorDO-2020),largeandsmallarterialpliance(C1andC2)of342patientsaryhypert

3、ensioneasured.Meanedicalhistory,physicalexamandbiochemistryvariablesing-upoftheliverfiresyndromeandpatientgroupulationofphlegm-dampsyndrome,theC1,C2ofpatientsgroupeandPatientsgroupeinationofarterialelasticityisoneoftheobjectiveevidenceforjudgingstateofillnessandsyndrom

4、edifferentiationbasedontreatmentinpatientsportancetotheTCMsyndrometyping.  Keyallarterialelasticity(C1andC2);Syndromedifferentiation  近年来随着对高血压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动脉的弹性是关于动脉缓冲系统的最佳临床指标,人们逐渐认识到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着动脉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导致机体并发症发生的最终途径都是通过血管的损害。动脉弹性下降预示着将发生心

5、血管事件的危险因子,与冠心病、脑卒中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同时对心血管病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评价也具有重要价值,动脉弹性指数(C1,C2)是评价动脉弹性的重要指标〔1~2〕。本研究采用HDICVProfilorDO-2020型无创动脉功能检测仪同期测定342例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病患者的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C2),旨在揭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的实质,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辨证。  1一般资料  选择2006-01~2007-09在广东省中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科门诊和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4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符合《1999

6、年I明显降低(P0.05),而HR明显增快(P0.05);痰湿壅盛组SBP水平较肝火上炎组明显升高(P0.05),而较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明显降低(P0.05,P0.01),阴阳两虚DBP水平肝火上炎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均明显升高(P0.01,P0.05,P0.05);与肝火上炎组PP水平比较,阴虚阳亢组和阴阳两虚组均明显升高(P0.05)。  表1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略)  BMI:体重指数;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PP:脉压;n=342  3.3不同证型组之间血脂水平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与肝火上炎组T

7、C比较,痰湿壅盛组明显升高(P0.05);与肝火上炎组TG、LDL比较,痰湿壅盛组和阴阳两虚组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HDL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  3.4不同证型组之间动脉弹性指数水平比较 见表2。结果显示:与肝火上炎组、痰湿壅盛组比较,阴虚阳亢、阴阳两虚组的C1、C2均明显降低(P0.05,P0.01)。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  3.5不同证型组之间各期高血压组成比较 见表3。结果显示:阴虚阳亢组各期高血压组成与肝火上炎组、痰湿壅盛组各期高血压组成

8、比较有显著不同(P0.01),阴阳两虚组各期高血压组成与肝火上炎组、痰湿壅盛组各期高血压组成比较有显著不同(P0.01)。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  4讨论  不少学者已经从心脏、内分泌、分子等多个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