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ID:1095314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_第1页
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_第2页
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_第3页
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_第4页
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catheter-relatedinfections,CRI)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统计CRI的发生率;观察并比较CRI与无CRI组在置管时间、置管部位、置管次数、患者机体的免疫状况、导管接头的选择、穿刺点部位皮肤的处理、帖膜的使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CRI感染率为9.23%;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长期置管、反复置管、患者机体的免疫状况差、选用无针导管接头、穿刺点部位皮肤处理不当等。结论深静脉置管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CRI难以避免,但针对其危险因素,采取加强培训教育,选择合

2、适的置管部位和置管时间,重视导管接头的选择,严格无菌操作以及加强导管管理等措施来预防。�【关键词】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对策5深静脉置管术具有创伤小、方便维护、长期使用等优点,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置管期间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概率较高,影响导管的使用,引发不良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为管理好深静脉置管,防止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对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本院深静脉置管150例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1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对策。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0例中男88例,女42例,年龄36~80岁;经中心静脉置管(CVC)44例(其中颈外静脉22例,

3、颈内静脉2例,锁骨下静脉10例,股静脉12例),平均置管时间19d,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86例,平均置管时间78d。中心静脉接头处使用无针接头36例,使用有针接头94例。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参考标准[2]:①深静脉置管史;②临床上有发热伴(或不伴)寒战,体温>38.0℃;③临床上除外其他部位的感染;④导管培养阳性;⑤拔管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本组12例中临床表现为突发的寒颤和高热,体温39℃以上4例,其中2例血培养与导管尖端培养结果为同一种微生物,另外2例为导管尖端培养有微生物生长;8例伴有导管穿刺口及皮下隧道处红肿、硬结、触痛或少许渗出液等,其中2例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生长,

4、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1.2CRI的危险因素CV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6.8%(3/44)(3例为穿刺口局部有红肿、硬结或少许渗出物),明显低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10.5%(9/86)(P<0.05);CRI组12例患者中年龄≥60岁8例、置管次数≥2次5例、留置时间≥305d9例、使用无针接头7例、病情重8例,而未发生CRI组118例中存在上述因素分别为87、18、78、102、3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置管时间、置管部位、置管次数、患者机体的免疫状况、导管接头的选择、穿刺点部位皮肤的处理、帖膜的使用等是促进CRI的危险因素。此外,其他部位感染病灶也是促进

5、感染的危险因素。2讨论�导管相关性感染是留置导管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其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取决于患者的机体免疫状况和基础疾病;也取决于置管部位、置管次数、导管接头的选择;同时也取决于操作人员和导管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无菌消毒观念。患者长期卧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多次侵袭性的有创置管操作,破坏正常的皮肤黏膜屏障;病情重者住院时间长及治疗操作多,医院感染概率高;病重患者免疫力下降;长时间留置导管者,如创口处理不当,易致菌血症;使用无针接头,接头处的缝隙易致消毒不彻底,增加了导管接头污染机会。针对上述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5险因素,在加强营养、控制好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可采取以下护理措

6、施减少或预防CRI:①强化培训,对护士进行CVC、PICC插入与维护、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内容的系统培训,程乐梅[3]报道可使导管相关性感染从1.17‰降低至0.26‰(P<0.00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置管在专门的治疗室进行,环境符合预防控制感染的管理要求,有空气定期检测报告[4]。在每次更换帖膜、包扎导管等操作前彻底洗手,戴口罩、帽子。熟练掌握置管技术,争取一次成功,避免反复、多次操作;②选择PICC置管,其中贵要静脉管径粗、直、静脉瓣少,且在置管体位下是导管头部到位最直、最短的途径,故作为首选血管口[5],严格皮肤消毒。导管进入皮肤处以穿刺点为中心,大于敷料覆盖面

7、积的皮肤,采用一遍碘酒、二遍乙醇消毒,待干燥后导管入口处用无菌帖膜固定。以3d更换一次为宜。未贴牢固发生卷边、脱开等情况,应随时更换帖膜;夏季由于出汗,导管入口处经彻底消毒后,盖一块无菌小纱布后再用帖膜固定,减少汗液的刺激;③重视导管接头选择、保持导管通畅、缩短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尽量不使用无针接头,每次使用前应彻底消毒导管接头,使用后用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好,减少导管接头污染的机会。达到治疗目的后,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