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题目研究

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题目研究

ID:10959201

大小:6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9

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题目研究_第1页
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题目研究_第2页
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题目研究_第3页
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题目研究_第4页
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题目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题目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题目研究党的十六大以后,“国退民进”的浪潮风起云涌,各地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一大批国有中小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吞并、租赁、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出售等方式放开搞活,真正走向了市场;很多国有大企业通过改制上市或引进外部投资成为股份制企业,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其他所有制企业也不甘寂寞,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改制题目层出不穷。毋庸置疑,改革是必须的,也是有成效的,但在改革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题目,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企业改制后

2、产权关系、组织形式和治理方式等都要发生变化,这势必造成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涉及员工的劳动关系、工资保险等诸多亲身利益,因此,改制过程是企业劳动关系最不稳定的时期,也是劳资纠纷的一个集中爆发时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能否适当地处理员工的劳动关系是企业改制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改制的内涵和外延界定  企业改制就实在质而言,是运营机制的转变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对于改制这一概念,现行法律并未作明确的界定,理论界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观点就以为,“改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只是一个统称、俗称,凡是企业改成和

3、原来不一样的情况都可以称为改制。因此,改制有多种的表现形式,不可能对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实践部分,行政主管机关和司法机关对“改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题目的请示〉的复函》第四条的规定,改制也就是“因用人单位的合并、吞并、合资、单位改变性质、法人改变名称等原因而改变工作单位……。”2003年2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题目的规定》第一条则规定,人民法院受理以下同等民事主体间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造中发生的民事纠纷案

4、件:(一)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发生的民事纠纷;(二)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中发生的民事纠纷;(三)企业分立中发生的民事纠纷;(四)企业债权转股权纠纷;(五)企业出售合同纠纷;(六)企业吞并合同纠纷;  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题目研究党的十六大以后,“国退民进”的浪潮风起云涌,各地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一大批国有中小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吞并、租赁、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出售等方式放开搞活,真正走向了市场;很多国有大企业通过改制上市或引进外部投资成为股份制企业,实

5、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其他所有制企业也不甘寂寞,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改制题目层出不穷。毋庸置疑,改革是必须的,也是有成效的,但在改革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题目,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企业改制后产权关系、组织形式和治理方式等都要发生变化,这势必造成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涉及员工的劳动关系、工资保险等诸多亲身利益,因此,改制过程是企业劳动关系最不稳定的时期,也是劳资纠纷的一个集中爆发时期。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能否适当地处理员工的劳动关系是企业改制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改制的内涵和外延界定  企业改制

6、就实在质而言,是运营机制的转变和企业制度的创新。对于改制这一概念,现行法律并未作明确的界定,理论界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有观点就以为,“改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只是一个统称、俗称,凡是企业改成和原来不一样的情况都可以称为改制。因此,改制有多种的表现形式,不可能对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实践部分,行政主管机关和司法机关对“改制”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题目的请示〉的复函》第四条的规定,改制也就是“因用人单位的合并、吞并、合资、单位改变性质、法人改变名称等原

7、因而改变工作单位……。”2003年2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题目的规定》第一条则规定,人民法院受理以下同等民事主体间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造中发生的民事纠纷案件:(一)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发生的民事纠纷;(二)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中发生的民事纠纷;(三)企业分立中发生的民事纠纷;(四)企业债权转股权纠纷;(五)企业出售合同纠纷;(六)企业吞并合同纠纷;  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题目研究党的十六大以后,“国退民进”的浪潮风起云涌,各地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8、,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一大批国有中小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吞并、租赁、承包、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出售等方式放开搞活,真正走向了市场;很多国有大企业通过改制上市或引进外部投资成为股份制企业,实现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其他所有制企业也不甘寂寞,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改制题目层出不穷。毋庸置疑,改革是必须的,也是有成效的,但在改革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题目,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企业改制后产权关系、组织形式和治理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