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ID:10968000

大小:3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9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_第1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_第2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_第3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_第4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桃花源记》教学设计作者:吴卫兵推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5.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谁能说说它的意

2、思: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关于作者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二十九岁出仕,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

3、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田园生活。(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关于作品:《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4、》,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关于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

5、》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三、疏通词句1、正音。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停顿准确。指名朗读,教师点拨。齐读课文。2、疏通文意。⑴二人小组,翻译课文,在疑难之处做上记号,留待集体讨论。⑵集体质疑⑶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适当点拨。3、重点分类区别⑴古今异义词:词语古义今义鲜美鲜嫩美丽味道好交通交错相通交通运输事业妻子妻和子女男子的配偶无论更不必说连词,不管如此像这样这样仿佛隐隐约约好像去离开从……到……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⑵一词多义舍:舍弃、房子乃:于是,就、竟然具:都、详细地志:作标记、所作的标记遂:终于、于是,

6、就寻:寻找、随即,不久为:给;对、向;作为复:又;再⑶同义词具、悉、咸、皆:都云、道:说乃、遂:于是缘、扶:沿着⑷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⑸通假字要:通“邀”,邀请⑹几个“然”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怡然、欣然:高兴的样子4、省略句(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情况。二、齐读课文,明确线索。渔人的行踪: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

7、寻桃源三、整体感知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2.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3.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文中桃花源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四、讨论上述问题。1、⑴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明确:缘

8、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推敲字词:“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明确:不可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