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出血死亡29例原因分析

产科出血死亡29例原因分析

ID:10986775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产科出血死亡29例原因分析_第1页
产科出血死亡29例原因分析_第2页
产科出血死亡29例原因分析_第3页
产科出血死亡29例原因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产科出血死亡29例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产科出血死亡29例原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产科出血死亡原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长春地区10个县(市)、区,按国家统一要求,填报孕产妇死亡报告卡,逐级上报长春市妇幼保健所。结果:2002~2006年死亡孕产妇81例。因产科出血死亡29例(35.82%),其中因产后宫缩乏力死亡18例,占产科出血死亡62.06%,因家庭分娩死亡孕产妇2例(6.89%),因转院途中死亡孕产妇4例(13.79%)。结论:加强农村、乡级保健网建设,取缔家庭分娩,提高农村、乡级产科质量,是减少产科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关键词】产科出血监测孕产妇死亡资料与方法2002

2、~2006年长春市10个县(市)区妇幼保健院(所)上报孕产妇死亡报告卡、调查附卷。方法:对每个孕产妇死亡病历,组织相关人员到孕产妇家中、经治医院,了解孕产妇在孕前、孕期保健情况,产时、产后诊治情况及发病后抢救经过,并组织妇产科专家,对死亡原因进行评审,明确死亡的诊断,提出干预措施。结果29例产科出血死亡原因:子宫缩乏力18例(62.06%),软产道裂伤1例,胎盘粘连1例,子宫破裂7例,宫外孕2例。分娩地点、死亡地点:见表1。表1分娩地点、死亡地点(略)文化程度、职业:高中2例,初中15例(51.72%),小学12例;农民25例(86.2%),无业4例。经济状况、年龄:<5

3、0元9例,50~100元6例,100~200元14例;20~24岁3例,25~29岁6例,30~34岁13例,>35岁7例。孕产次:经产妇25例。初产妇4例。讨论29例产科出血当中,子宫收缩乏力占首位,其次是子宫破裂。这说明妇产科技术及妇产科质量还有待提高。同时应该指出,产妇分娩后常规观察2小时,是必须坚决遵守的原则,特别是乡村产科医生。孕妇在乡级(街)卫生院分娩占首位,其次在家中分娩,这种特殊的分娩方式,占分娩死亡人数50%。说明孕妇本人对自己不负责任,在家中分娩有一定危险系数,乡级(街)卫生院产科接生技术有限,抢救设备非常落后,急救药品不全,无血源等,难以应付突然出现

4、的难产、产科并发症、产后出血等难题。产科出血死亡孕妇中,多数是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小学水平占首位。这说明在农村"母婴保健法"还没有彻底贯彻执行,孕产妇保健知识宣传不到位。人均收入100元/月以下者15人,占29例产科出血死亡的51.72%。孕妇无钱就医,而不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和住院分娩,是造成不良后果主要因素。从孕产次来看,25例经产妇不重视围产期保健,轻视再次妊娠分娩,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干预措施:①认真学习母婴保健法,加强基层网络建设,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及产科质量,彻底取缔家庭分娩及非法接生。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主动接受保健服务。③提高

5、围产保健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首先要提高各级保健医生的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孕期各阶段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高危孕妇要做到分级管理、重点监护、及时转送,防止病情变化、发展到不可逆阶段。在对基层保健人员培训的内容上,应以孕产妇急症、并发症为主,力求务实,有针对性,提高抢救治疗水平,掌握转诊时机,才能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参考文献】1李素华.70例孕产妇死亡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2吴方银.攀枝花市1995~2004年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作者:魏敬芳作者单位:130051长春市妇幼保健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