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200例研究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200例研究

ID:11008893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200例研究_第1页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200例研究_第2页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200例研究_第3页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200例研究_第4页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200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200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200例研究【摘要】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介入(TRI)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观察其手术成功率。结果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的成功率为99%,2例失败。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诊疗路径,成功率高,具有止血容易、术后无需卧床、无体位活动限制,患者痛苦小和局部并发症少等优点。【关键词】经桡动脉;冠心病;诊断;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是冠心病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经股动脉径路和经

2、桡动脉径路。前者为传统治疗方法,操作简易、技术成熟,但有血管并发症较多、术后卧床时间长等缺点,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transradialcoronaryinterention,TRI)治疗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具有成功率高、损伤小、血管并发症少、术后立即拔管及制动时间显著缩短等更微创优点[1],越来越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对500例冠心病患者行经桡动脉径路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6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住院的冠心病患者200例。男150例,女50例;年龄(60.5±17.5)岁。其中

3、心肌梗死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00例,稳定性心绞痛50例。所有患者均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应证,术前均签署手术同意书。入选时采集全部患者的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病家族史等。第2天清晨抽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尿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酸、肌酐、尿素氮、总胆红素。1.2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口服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300mg,之后每天服用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100mg/d,桡动脉组患者Allen试验阳性。1.3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于导管床上,右侧桡动脉入路,右手自然平伸外展于支撑板上,常规消毒,选择于掌横纹

4、近侧1.5~3.0cm且桡动脉搏动最强处为穿刺点,以1%利多卡因约0.5ml局部浸润麻醉,方向与桡动脉走行一致且以30°~40°穿刺进针,达到回血通畅后送入导丝,用手术刀刀尖切开穿刺点皮肤,在导丝引导下置入6F桡动脉扩张管鞘,经鞘管注入硝酸甘油200μg,造影前注入肝素3000U,行支架植入术前追加肝素60006U,以后根据手术的时间,每小时追加肝素1000U。1.4术后处理术后立即拔除动脉鞘管,无菌纱布加压包扎穿刺部位,2h后减压;4h内完全解除压迫,术后6h去除绷带。术后1h后即可下床活动,不需体位限制,仅轻度限制穿刺侧上肢活动。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

5、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PCI术中情况本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桡动脉穿刺,共对200例患者的230处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病变位于冠状动脉左主干4处、左前降支80处、左回旋支60处、右冠状动脉80处,病变为多支病变120处、C型病变4处、慢性闭塞病变28处、分叉病变12处,对病变行支架置入260枚,介入治疗成功198例,成功率为99%;不成功1例为病变血管严重扭曲或钙化而未能置入支架;1例因桡血管扭曲导丝未能通过。2.2并发症情况PCI术后24h内死亡2例,其中1例为心脏破裂,1例为左主干严重病变;穿刺部位及上臂血肿2例,经局部加压包扎

6、后恢复良好;发生血管反应性低血压1例;桡动脉搏动消失1例。本组无动静脉瘘及上肢缺血发生,亦无术后因局部血肿而输血的病例。2.3住院情况术后平均住院(5±2)d,6较同期行经股动脉路径PCI的平均住院时间(7±3)d明显减少(P<0.05)。3讨论经股动脉穿刺是PCI的经典路径,但该路径有局部并发症较多、术后限制患者活动等不足;而经桡动脉穿刺行PCI不影响术后患者活动,且容易止血。本组病例PCI成功率较高,达99%,手术失败的病例为治疗目标血管慢性闭塞、严重扭曲及钙化或急性心肌梗死伴左主干严重病变的患者,与手术路径无关。经桡动脉PCI造成无症状性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为6%~8%,且其中

7、40%左右的患者可在1个月后自发再通,罕见有手部缺血事件发生;总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1%,而且多为穿刺部位或前臂血肿[2]。本组有2例出现穿刺部位及上臂血肿,考虑为导丝通过肘部血管丛时不顺利而反复试送导丝时穿破动脉分支或血管外漏所致,经加压包扎后好转,无深筋膜综合征发生;而且后期在送入导丝不顺利时,我们就从桡动脉注入造影剂观察动脉的走行情况,并轻柔送入导丝,因而该并发症明显减少。我们认为行时应经桡动脉穿刺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掌握禁忌证:无桡动脉搏动或Allen试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