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墙、涂料层开裂原因分析

内墙、涂料层开裂原因分析

ID:11020295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9

内墙、涂料层开裂原因分析_第1页
内墙、涂料层开裂原因分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内墙、涂料层开裂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内墙、涂料层开裂原因分析一、情况分析:在公司施工过的装修项目中,经常出现内墙面涂料施工完成后,墙面出现裂缝的现象,经过观察,发现常见有如下几种情况:1、乳胶漆面层出现不规则细小裂纹,成片聚集;2、腻子层开裂,连同乳胶漆面层出现较长裂缝,但底层防裂绷带完整;3、不同介质之间的接缝处开裂;4、沿防裂布绷带宽度,表面腻子层及乳胶漆层剥落;5、腻子层及乳胶漆层连续出现不规则斜裂缝;6、水泥抹灰层出现不规则裂缝;综合以上几种常见情况,大致可以区分为四种原因所致:1、单纯乳胶漆层出现的裂缝;2、腻子层出现的裂缝,累及乳胶漆层;3、抹灰层

2、产生的裂缝,累及腻子层及乳胶漆层;4、建筑物墙体产生的结构性裂缝,累及表层,这个情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装修施工时,基础墙体已经产生裂纹,未采取正确应对处理;二是在装修时,基础墙体外观上没有裂纹,但是装修结束后,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墙体产生裂纹,并反映到表面;以上四种原因,按照预防处理难度和对施工质量的危害性的程度是从程度较轻到程度较重的排列的;二、原因分析A、单纯的乳胶漆面层细小裂纹:产生的原因较多,受环境因素和施工工艺,以及乳胶漆本身的质量和性质影响,但是在具体施工中,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可能会减少甚至避免乳胶漆开细小裂纹的

3、现象。1、过度稀释:大量稀释,可能会破坏乳胶漆的分子结构,导致失去足够的表面张力,无法构成漆膜,容易产生细小裂纹;2、施工时,首次滚涂漆层较厚,未完全干燥,就进行第二次滚涂,导致两层漆层干燥速度不同,产生收缩差,形成表面裂纹;3、施工时,未注意天气变化:没有在乳胶漆施工允许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进行,导致乳胶漆的性质发生变化,影响到施工质量;4、局部乳胶漆涂层过厚:内外层或者交接处收缩不均匀,产生形变,造成裂纹现象;5、没有进行内墙底漆封闭:由于基层处理材料中应用了石膏材料,由于石膏材料呈碱性,而乳胶漆呈弱酸性,如果没有对腻子层

4、进行底漆封闭,而直接涂刷乳胶漆,两者接触部分会产生化学反应,导致面漆剥落等弊病发生;B、腻子层产生的裂纹:1、基层铲除不净,滚胶固化不到位,或是胶水质量较差,墙面存在粉化层,影响后期墙面处理质量,如腻子层附着力不够;2、腻子层过厚,固化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导致开裂;3、腻子配比不科学,腻子层无法承受细小形变,容易开裂;4、基层未平整,腻子层厚薄不均匀,吸收乳胶漆后,局部性质产生变化,容易开裂;5、腻子层未干透就滚刷乳胶漆,随时间推移而干燥,部分位置产生下陷等现象,导致表面开裂;6、使用了过期或者劣质材料;7、使用的防裂绷带网眼

5、过密,导致胶层无法通过网眼,与墙体及腻子层形成致密附着,遇到轻微形变,即发生剥落现象;C、抹灰层产生的裂纹该现象主要发生在新建墙体的抹灰层上,由于抹灰层的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浆,因此水泥砂浆的收缩是引起该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施工中使用的水泥标号一般为32.5和中砂为主要材料)经过观察,发现有如下几个原因所致:1、水泥砂浆的配比及材料:使用过细的黄沙,会使抹灰层产生裂缝的可能性变大,水泥和砂的不正确配比,或者搅拌水泥砂浆中混入了其他杂质,也会有影响,在实践中,内墙抹灰后如做乳胶漆,可以使用混合砂浆(水泥:砂:石膏:1:6:1),

6、如果贴墙砖可以使用(水泥:砂:1:3)的水泥砂浆;2、墙面基层粉平前未应提前做足够湿润,粉平后,未作养护,水泥初凝后,因缺乏外界水分自我收缩,发生体积变化,导致墙面开裂;3、墙面粉平施工时候未注意天气变化,温度过低导致水分结晶化,或者温度过高,导致水分汽化,从而产生质量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