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论文施工技术论文: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深基坑论文施工技术论文: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ID:11026098

大小:51.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09

深基坑论文施工技术论文: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_第1页
深基坑论文施工技术论文: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_第2页
深基坑论文施工技术论文: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_第3页
深基坑论文施工技术论文: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_第4页
深基坑论文施工技术论文: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基坑论文施工技术论文: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深基坑论文施工技术论文:某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摘要: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是当前城市高层、超高层建筑突显的技术难题。通过工程实例,从设计方案的选择到施工、监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关键词:深基坑;止水帷幕;环撑支护;支撑拆除;监测1工程概况某工程位于天津市一经路东侧,占地3884m2,地上十层,地下二层,建筑高度41m,总建筑面积为32309m2。基础采用桩支撑梁板基础,主附楼基础相连。槽底标高-8.53m,挖深7.42m,局部8.85m。基槽长约83m宽约50m,占地面积约4300m2,支护长度300m,呈近似平行四边形。地下室北侧距用地红线约5m,红线外为三层厂房;地下室东侧

2、距用地红线约5m,红线外为一公交车总站;地下室南侧距用地红线约8m,红线外为二纬路;地下室西侧距用地红线约6m,红线外为一经路。基坑西侧、南侧临近红线道路下均分布有管线,包括供电、污水管、供水管和煤气管等。2地质情况该场地土层分布为:杂填土、素填土、黏土、淤泥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粉粉质黏土。地下水位埋深为0.8-1.5m。基坑涉及范围深度内各土层土性指标统计见表1。3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要点本工程开挖深度大,浅部土层物理力学性能较差,深基坑支护设计主要目标是防止坑边土体产生过大位移,确保周边建筑、道路和管线安全。综合考虑各因素,本工程采用单排

3、φ700@900混凝土灌注桩加一道混凝土内支撑的支护方案,内支撑采用双环撑结合对撑体系。沿基坑周边采用单排双头φ700@900水泥土搅拌桩(组间咬合300mm)止水,方案布置图详附图。(1)基坑降水:由于本工程周边施工环境较差,且土质多为不透水淤泥质粉质黏土。为了防止相邻建筑物和路面因不均匀降水而开裂,我们制定了基坑内降水,基坑外不降水的施工方案。根据基坑深度及面积以及单口井的降水影响,共设置24口大口井,井深11.5m,井距约15~18m一口,孔径ф700mm,井管采用ф400mm无砂砼管,外围土工布及等粒径碎石,起到渗水隔泥作用,增加透水性能。基槽外侧每边设置3个观测井,共

4、12个,井深9.5m。在开挖过程中,降水井每隔8小时观测一次水位,观测井每隔4h观测一次水位,记录留档作为统计分析数据。如发现观测井水位有突然下降现象,立即采取回灌措施,以保证槽外水位稳定,减小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在实际开挖过程中,观测井水位始终保持-1.5m左右,经过定期监测:外围观测井水位最大下降0.28m,小于设计预警值0.5m。长达30d的大口井降水达到预期效果,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积水。只有下雨形成的积水和淤泥土质局部包含的积水对机械开挖造成一定影响,在采取集中排水、晾晒、回填工程土等方法处理后,保证了土方施工的顺利进行。(2)止水帷幕及支护结构根据本工程

5、自身特点以及周围环境和土质情况,止水帷幕采用双轴φ700@900水泥搅拌桩围基槽一圈形成封闭状,桩长分别为12.55m,组间咬合300mm,组内咬合200mm。支护结构采用单排砼灌注桩,桩径700mm,间距分别为900mm,桩长13.3m-15.5m,桩顶标高-3.3m,帽梁上表面标高-2.6m。砼强度等级c30。该工程基坑呈长方形,长短边比例接近2:1,基坑内支撑体系采用混凝土单层双环梁(呈眼镜状),环梁内径48m,截面1300×700mm。根据地下室两层的结构标高,避开负一层楼板(-4.38m)把环梁设于-3.3m处(环梁底皮标高),方便施工。双环梁中间采用对撑连接,起到基

6、坑边的支撑作用。混凝土双环梁及对撑由28根450×450mm的钢格构柱支撑。基坑四角处由砼撑杆及撑板将环、帽梁相连,帽梁、斜撑截面为1000×700mm,支撑梁截面为1200×700mm,中间板带厚度为150mm,由斜撑、板带、支撑将受力传至帽梁,见图1。本工程帽梁及支撑混凝土总量为645m3,钢筋用量67t。(3)挖土方法本工程基础垫层底标高为-8.45m,电梯井集水井垫层底标高-10.15m,由于要进行水平支撑梁施工,所以土方工程分“两次三步”施工,土方开挖方式见下图。第一次为帽梁、支撑部位局部开挖,一步开挖至支撑梁底标高处即-3.3m,待支撑梁砼施工完毕,达到设计强度90

7、%后方可进行土方二次开挖。第二次开挖采取“岛式开挖”分三步进行,每步不超过3m,最后一步预留300mm基底土方采用人工清除,防止扰动基底老土。在最后一层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两施工段均按既定挖土顺序向出土口方向依次整平开挖,在开挖到出土口坡道部分时预留4台w1-60型小挖掘机在基底施工,其余挖掘机全部撤场,坡道和最后收尾阶段的土方用汽车吊配合清运出基槽,在所有土方施工完毕后再用汽车吊将挖掘机吊出基槽;使用“加长臂”挖掘机进行最后的一点土方施工。土方开挖遵循“对称、均衡、限时、先撑后挖、分层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