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以sbu创新增值为核心 全力打造企业竞争力

海尔集团-以sbu创新增值为核心 全力打造企业竞争力

ID:11055716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海尔集团-以sbu创新增值为核心 全力打造企业竞争力_第1页
海尔集团-以sbu创新增值为核心 全力打造企业竞争力_第2页
海尔集团-以sbu创新增值为核心 全力打造企业竞争力_第3页
海尔集团-以sbu创新增值为核心 全力打造企业竞争力_第4页
海尔集团-以sbu创新增值为核心 全力打造企业竞争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尔集团-以sbu创新增值为核心 全力打造企业竞争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海尔集团:以SBU创新增值为核心全力打造企业竞争力海尔成立以来,一直在创造着跨越式发展的神话,成长为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之一。然而,企业发展越快,对财务工作的考验也越大。为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更为提高企业竞争力,海尔集团的财务工作紧紧围绕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以建设SBU经营管理体制为契机,不断优化会计流程、提升财务职能。如今,海尔集团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支持企业全球化品牌战略实施的核心环节。信息化时代,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趋向对无形资产经营能力的竞争;在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里,谁拥有更大的抓住机会应对威胁的能力,谁就有更大的成长可能。为应对信息化时代的竞争,世界上许多企业力

2、图转型以应对未来的竞争,于是出现了戴明的TQM,丰田的看板管理,以及平衡记分卡。2006年,海尔集团全面启动第四个发展阶段,即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前三个阶段为名牌战略阶段、多元化战略阶段、国际化战略阶段),目标是在全球每一个地方都要打造第一竞争力。海尔的SBU经营机制体现出的战略思想是为应对信息化时代的竞争需要,解决企业内部速度和准确性有效统一的矛盾,力图解决信息化时代企业经营无形资产的最大难题——人力自动、持续有价值自动的问题。一、流程再造后的“市场链”核心管理体系SBU是英文StrategicBusinessUnit的缩写。SBU即“策略事业单位”,最早由经济学家安索夫提出,

3、20世纪70-80年代在美、日等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里试验操作。在以客户经济为特征的信息时代,SBU对提高战略管理及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的GE、日本的Panasonic在80年代初就开始推行以SBU为单元的战略管理体系,并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与竞争优势。从2001年底开始,海尔提出SBU建设,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SBU损益表的操作思路:即“企业把人变成有价值的资产,使人能够成为创新的资源,员工的创新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有了他,企业所有资产都会增值;管理的提升不在于控制人的行为,而是给人一个创新的空间,企业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在开放的系统中创新,每个人都面对着市场,每个人

4、的价值都应该体现在为用户创造的价值上”。目标是使全集团的员工人人都成为经营者,人人都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SBU。(一)SBU的三张表海尔要让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成为一个自负盈亏的公司,把员工从靠企业发工资到自己经营盈利、自己挣工资,员工首先就应该像企业一样知道自己经营的盈亏情况。凡是独立运作、自负盈亏的企业,一般都有三张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海尔推进的人员经营创新,将企业的一张财务报表转化为每个SBU经营体都有一张财务报表,让每一个员工成为一个公司经营体,成为一个SBU,有了每个员工的自主创新,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二)SBU的经营三原则海尔提出SBU概念,

5、是在借用“策略事业单位”内涵的基础上突出员工个人“三主经营”,即:第一是主体:把原来的客体变成经营者,变成主体,员工以前都是被管理者,是管理的客体,现在要改为每个人都是经营的主体,从职能管理的客体即被管理者,变为市场链经营的主体。就是每个创造市场的SBU,所有员工都是SBU,都是主体。第二是主线:闭环的定单信息流程,从职能管理的层级传递到市场链的一票到底,这里面一定是市场买卖的交易关系。第三是主旨:SBU能够自主创新、自我增值。从职能管理的发工资到市场链的从自己创造的有价值的定单中索酬。流程再造是革命性变革,主线是基础,主旨是目的,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三)SBU收入分配和绩效考核

6、机制为了克服传统激励分配模式的缺陷,适应海尔市场链改造的进行,充分调动SBU现期、中期和长期的积极性,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经营的实体,使生产活动能够紧紧跟随市场的变化而调整,海尔集团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薪酬激励模型。SBU经营机制下的考核模式,充分体现了“量”与“质”,“劳”与“效”长期以来倒挂的局面。SBU经营机制打破了那种传统“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形成一种绩效考核机制,按经营效果兑现报酬,实现企业与员工市场咬合的关系,企业赚钱,员工才能赚钱,企业亏损,员工也得亏损。这样就迫使每个人都与企业齐心协力,共担风险,使企业营运风险最小化。考核制度是公司治理中最难的一项,要想改进经营

7、,提升竞争力,首先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通过机制去推动管理,提高经营。在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SBU经营机制下的绩效考核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海尔已经充分证明了这种考核模式的生命力与科学性。二、海尔SBU经营损益机制的战略体系(一)SBU之间的“市场链”咬合机制海尔在业务流程再造之后全面推进以“市场链”为纽带的SBU经营机制,建立SBU之间的“市场链”咬合机制。所谓流程咬合是指每个人的工资兑现由其客户(包括外部客户和内部客户)挂钩,而最后一道是根据外部市场的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