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论文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论文

ID:11056946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第1页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第2页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第3页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第4页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论文【摘要】问题情境是指教学中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其基本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从而【摘要】问题情境是指教学中个体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其基本功能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通过特定的问题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激活现有的经验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

2、,赋予新知识以个体意义,导致认知结构的改组或重建。【关键词】数学;问题;创新思维;设计;问题情境【Abstract】Theproblemsituationreferstotheteachingofanindividualathepsychologicaldilemma.Itsbasicfunctionandroleismainlymanifestedintaationofproblem-solving-basedlearningtask,andthusstartedtoaskquestions,analyzeproblemsandproblem-solvinglearni

3、ngactivities;(2)byaspecificproblemsituationsothattheproblemilation"or"acmodation"ofneeaningtotheindividual,leadingtocognitivestructuresofreorganizationorreconstruction.【Keyatics;Problem;Innovativethinking;Design;Problemsituation由认知规律知道:学生只有参与教学实践,参与问题探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

4、发现、有所创新。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及相应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学生很难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中学数学教学中,在过去的旧观念下的那种“满堂灌”,到现在部分教师的“满堂问”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所以提问不是简单的教师提、学生答,而应该更多的引导学生相互提问。下面就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须解决的问题,就如何设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1.问题的提出与意义由认知规律知道:学生只有参与教学实践,参与问题探

5、究,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及相应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学生很难适应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要求。中学数学教学中,在过去的旧观念下的那种“满堂灌”,到现在部分教师的“满堂问”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所以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得知识的问题性的思维过程,而教师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动因。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

6、的局部环节上,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唤起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巨大的内驱力,使学生进入探索者的角色,并真正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获得认知和能力。2.设计问题情境的策略2.1设计悬念式问题情境;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机制,它是由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疑惑不解而又想解决它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大脑皮层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使学生一时既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所以悬念式问题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活跃思维、丰富想象、加强记忆,有利于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获取新知,发展智力。例如,为了引入

7、“对数”的概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我手中的这张纸厚0.083毫米,对折3次,厚度不足1毫米,如果对折30次,厚度大约是多少?”学生们纷纷估计,我说:“经过计算,厚度将超过10座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学生们感到惊讶,甚至很多学生表示怀疑。于是列式计算:0.083×230。这时,我说:“计算230要费很长时间,很容易出错,如果学会使用对数,很快便能算出结果。”学生们急切地倾听。这样,教师成功的造成了学生急于解决问题的情境。2.2设计质疑式问题情境;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是发现问题的信号,解决问题的前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