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小谈斗拱

营造法式——小谈斗拱

ID:11079370

大小: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营造法式——小谈斗拱_第1页
营造法式——小谈斗拱_第2页
营造法式——小谈斗拱_第3页
营造法式——小谈斗拱_第4页
营造法式——小谈斗拱_第5页
资源描述:

《营造法式——小谈斗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谈斗拱作者:杨柳学院:社区学院学号:11122192一、导语中国古代人民居住长江、黄河流域,植被丰富,自然而然地利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由此发展下来就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主的独特建筑风格,而其中斗拱则是中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便简单地讨论一下斗拱。二、摘要斗拱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一般总是出现在较大型建筑物上,其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后来逐渐成为等级、身份的一种建筑文化符号,表现了我国建筑民族风格。斗拱的造型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它与屋顶独特

2、的连接方法使其成为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对我国现代民族化建筑有重要意义。三、关键字:斗拱、斗拱作用、斗拱介绍四、正文1.斗拱的概念什么是斗拱?所谓斗拱,是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也作枓拱、枓栱,由斗、栱、翘、昂、升组成。斗拱在《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而后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后统称为斗拱。斗本来是古代计算粮食的量具,而建筑中的斗却不是,而是其上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位于一组斗拱下方的称作斗

3、,也称大斗。根据斗所在位置不同,斗有众多分类与名称,如“十八斗”、“交互斗”、“三方斗”、“齐心斗”。对于拱,由于柱子与梁枋之间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则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而古代工匠就用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方形木便称为“拱”。拱的基本形态是矩形,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表现为曲线、折线或曲折线混合形的。根据拱所处位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宋代称“华拱”,清代称“翘”。又有瓜拱、万拱、厢拱等区别。说的简单点,斗、拱就是在较大建

4、筑物的柱与屋顶间起过度作用的两种小木块,其中拱是一块弓形木块,像一块挽起的弓,而斗是一块方形木块,像一块盛米的斗。2.斗拱的作用斗拱有复杂的造型及繁琐的建造过程,那么斗拱在古代建筑中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归纳来说,斗拱的作用并不只一种。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作用:支撑作用,斗拱作为大型或较大建筑柱子与屋架之间的承接过渡部分,承受上部梁架屋面的荷载,并传导到柱子上,再由柱子传到基础。其次,斗拱用于屋檐下,向外出路,承挑外部屋檐,可使檐更大更美观。一般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斗拱使人产

5、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徵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中间伸出部仍叫做耍头。雕著一个立双式的青色龙头。其两旁的垫拱板雕半立体火焰珠一粒,象徵吉祥如意。而且斗拱的装饰作用越来越强,后来的斗拱逐渐变为装饰(后来采用砖墙,出檐变近许多,作用减少),也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再者,斗拱使檐更大,这对保护柱子基础、墙体、台明等免受雨水侵蚀有重要作用。而且,斗拱用于室内向两端挑出,有缩短梁枋跨度,分散梁

6、枋节点处剪力的作用。还有,斗拱在抗震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四周斗拱群就有如一层巨大的弹簧垫,可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经过造型加工和描金油饰美化后的斗拱,是极富有装饰性。榫卯结合是抗震的关键。这种结构和现代梁柱框架结构极为类似。构架的节点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物的刚度协调。遇有强烈地震时,采用榫卯结合的空间结构虽会“松动”却不致“散架”,消耗地震传来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起了抗震的作用。中国古建筑屋顶挑檐采用斗拱形式的较之没有斗拱的,在同样的地震烈度下抗震能力要强得多。斗拱是榫卯结合的一种

7、标准构件,是力传递的中介。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斗拱是建筑装饰物,而研究证明,斗拱把屋檐重量均匀地托住,起到了平衡稳定作用。3.斗拱的历史斗拱在中国木构架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斗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是斗拱的初创时期。西周铜器上已有栌斗形象,战国中山国墓出土的铜方案上有斗和45°斜置拱的形象。汉代的石阙、明器、画像石和画像砖上也有大量斗拱的形象。斗拱先是用于柱顶,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出现(最早的是人字拱)。第二阶段为唐代至

8、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枋交搭在一起。建筑的一圈柱头枋和同它成直角的正、侧两面的梁交织成一个分为若干井字格的水平框架,斗拱成为各交叉处的加强节点。这时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