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昆虫主要目、科概述

园林植物昆虫主要目、科概述

ID:1113722

大小:4.49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07

上传者:U-2462
园林植物昆虫主要目、科概述_第1页
园林植物昆虫主要目、科概述_第2页
园林植物昆虫主要目、科概述_第3页
园林植物昆虫主要目、科概述_第4页
园林植物昆虫主要目、科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昆虫主要目、科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一、昆虫外部形态观察头部结构图15 头式15 触角构造15 图1-11昆虫胸足的类型A.步行足B.跳跃足C.开掘足D.捕捉足E.携粉足F.游泳足G.抱握足H.攀援足15 图1-13翅的类型A.同翅B.半鞘翅C.等翅D.毛翅E.缨翅F.鳞翅G.鞘翅H.膜翅I.平衡棒J.复翅膜翅膜翅的质地为膜质,薄而透明,翅脉明显可见。如蜂类、蜻蜓等的前后翅;甲虫、蝗虫、蝽等的后翅。复翅复翅的质地较坚韧似皮革,翅脉大多可见,但一般不司飞行,平时覆盖在体背和后翅上,有保护作用。蝗虫等直翅目昆虫的前翅属此类型。鞘翅鞘翅的质地坚硬如角质,翅脉不可见,不司飞翔作用,用以保护体背和后翅。甲虫类的前翅属此类型,故甲虫类在分类上统称为鞘翅目。半鞘翅半鞘翅的基半部为皮革质,端半部为膜质,膜质部的翅脉清晰可见。蝽类的前翅属此类型,故蝽类昆虫在分类上统称为半翅目。鳞翅鳞翅的质地为膜质,但翅面上覆盖有密集的鳞片。如蛾、蝶类的前、后翅,故该类昆虫在分类上统称为鳞翅目。毛翅15 毛翅的质地也为膜质,但翅面上覆盖一层较稀疏的毛。如石蛾的前、后翅,该类昆虫在分类上称为毛翅目。缨翅缨翅的质地也为膜质,翅脉退化,翅狭长,在翅的周缘缀有很长的缨毛。如蓟马的前、后翅,该类昆虫在分类上称为缨翅目。平衡棒平衡棒为双翅目昆虫和雄蚧的后翅退化而成,形似小棍棒状,无飞翔作用,但在飞翔时有保持体躯平衡的作用。捻翅目雄虫的前翅也呈小棍棒状,但无平衡体躯的作用,称为拟平衡棒。15 园林植物昆虫主要目、科概述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目有:直翅目、等翅目、半翅目、同翅目、缨翅目、脉翅目、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双翅目等。另外,螨类属于蛛形纲蜱螨目,习惯上作为防治对象也与昆虫一并研究讨论。(一)直翅目通称为蝗虫、蟋蟀、蝼蛄等。体长2.5~90mm。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有翅或无翅,前翅狭长,为复翅。后足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雄虫通常有听器或发音器。渐变态。多数植食性。园林植物上常见的科有:直翅目重要科比较蝗科螽蟖科蟋蟀科蝼蛄科触角比体短比体长比体长比体短听器腹一节两侧前足胫节上前足胫节上前足胫节上产卵器锥状刀状、剑状针状、矛状不发达跗节式343 3足后足为跳跃足同前同前前足为开掘足翅前后翅基本等长前后翅基本等长前翅短后翅纵卷伸出腹末前翅短后翅纵卷伸出腹末发音器有有 有无常见种黄脊竹蝗、棉蝗、短额负蝗等螽斯大蟋蟀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经济地位害虫害虫或益虫地下害虫地下害虫1.蝗科俗称蝗虫或蚂蚱。触角丝状或剑状。多数种类有2对翅,亦有短翅或无翅种类。跗节3节。听器在腹部第一节的两侧。产卵器短锥状。为典型的植食性昆虫。黄脊竹蝗棉蝗15 短额负蝗2.蟋蟀科体粗壮,色暗。触角比体长,丝状。听器在前足胫节基部。跗节3节。产卵器细长,矛状。尾须长。植食性,穴居,危害各种苗木的近地面部分。3.蝼蛄科触角较体短。前足为典型的开掘足。前翅短,后翅宽并纵卷。听器在前足胫节上。产卵器不外露。植食性。4.螽斯科触角比体长,听器在前足胫节基部,雄虫能发音,产卵器特别发达,刀状或剑状,有无翅与短翅种类,多为绿色,多为植食性。(二)半翅目通称蝽象。体小至大型。单眼2个或无。触角3~5节。口器刺吸式,下唇延长形成分节的喙,喙通常4节,从头部的前端伸出。前胸背板大,中胸小盾片发达。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多数种类具有臭腺。渐变态。大多陆生,少数水生。捕食性或植食性。在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盲蝽科的中绿盲蝽、黑盲蝽;网蝽科的网蝽、杜鹃冠网蝽等。盲蝽科成、若虫喜群集危害嫩叶、叶芽、花蕾。叶片被害后,出现黑斑和孔洞,严重时叶片扭曲皱缩。花蕾被害处渗流出黑褐色汁液,影响开花和观赏。网蝽科成虫和若虫在叶背刺吸汁液,被害处有许多斑斑点点的褐色粪便和产卵时留下的蝇粪状黑点,整个受害叶片背面呈锈黄色,正面形成苍白色斑点。受害严重时,叶片上斑点成片,全叶失绿呈苍白色,提早脱落。常见蝽类发生特点一览表种类分布地区寄主植物越冬虫态越冬场所年发生代数主要危害时期茶翅蝽全国分布泡桐、梧桐、油桐、红叶李、榔榆、枫杨、冬青、樱花、樱桃、丁香、石榴、女贞、月季、柑橘、山楂、无花果、地锦、白兰等成虫墙缝、杂草、树洞等处1代/年3月至11月绿盲蝽全国分布月季、菊花、大丽花、茶花、扶桑、一串红、紫薇、海棠、木槿、石榴等卵木槿等组织内4~6代/年4月至9月15 杜鹃冠网蝽江苏、浙江等地杜鹃成虫落叶下、土缝江苏、浙江4~5代/年广东10多代/年4月至10月梨网蝽全国分布海棠、碧桃、山桃、栀子、木瓜、桑、月季、蜡梅、扶桑、樱花、贴梗海棠等成虫杂草、落叶丛、土缝、树皮缝5代/年4月至10月以7、8月份危害最重樟脊网蝽华东、华中、华南等地香樟、油梨卵叶片组织内上海4代/年4月至9月1.蝽科小至大型。触角5节,部分种类4节。有单眼。喙4节。小盾片发达,三角形至少超过爪片长度。前翅膜片上一般有5条纵脉,多从一条基横脉上分出。跗节3节。常见的有荔枝蝽、麻皮蝽等危害许多园林植物。2.缘蝽科中型至大型。体狭长至椭圆形。触角4节,具单眼,喙4节。小盾片不超过爪片的长度,膜片上有有条以上平行脉。有时后足腿节粗大,具瘤状或刺状突起,胫节成叶状或齿状扩展。植食性。常见的有危害竹类的竹缘蝽属等。3.猎蝽科 体小至中型,头后部细缩如颈状;触角4节,有单眼,喙3节,坚硬弯曲,;前足能捕捉,前翅膜片有2翅室。全为肉食性,如黄足猎蝽、黑红猎蝽。4.盲蝽科 体小至中型。触角4节,无单眼,喙4节,第1节与头部等长或略长。前翅具楔片,膜片仅有1~2个翅,纵脉消失。大多植食性。常见的有绿盲蝽等。5.花蝽科 体微小或小型,有单眼,喙3~4节;前翅膜区有1~2条不甚明显的翅脉;常栖于地面、花丛、叶片或树皮下,多捕食蓟马、粉虱、蚧类、蚜虫及螨类。6.网蝽科 小型,体扁平。触角4节,第3节极长。头部、前胸背板及前翅上有网状纹。跗节2节。植食性。常见的有梨网蝽、杜鹃冠网蝽等。(三)等翅目通称白蚁。体长3~10mm。触角念珠状。口器咀嚼式。有翅型前后翅大小形状和脉序都很相似。跗节4~5节。尾须短。渐变态。多型性,社会性昆虫。白蚁按建巢的地点可分木栖性白蚁、土栖性白蚁、土木栖性白蚁3类。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我国以长江以南各省分布普遍,危害较重。1.鼻白蚁科头部有囟(头前端的小孔,为额腺开口称囟)。前胸背板扁平,狭于头。前翅鳞显然大于后翅鳞,其顶端伸达后翅鳞。尾须2节。土木栖。常见的有台湾乳白蚁、家白蚁等。2.白蚁科头部有囟。前翅鳞仅略大于后翅鳞,两者距离仍远。尾须1~2节。土栖为主。常见的有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等。(四)缨翅目通称蓟马。体长一般为0.5~7mm,体黄褐、苍白或黑色,有的若虫红色。触角6~9节。口器锉吸式。翅2对,膜质,狭长形而翅脉少,翅缘密生缨毛。足跗节端部生一可突出的端泡,故又称泡脚目。大多植食性。1.蓟马科触角6~8节,未端1~2节形成端刺。翅狭长而端部尖锐,前翅常2条纵脉,无横脉。雌虫产卵器锯齿状,从侧面观,其尖端向下弯曲。园林花卉上重要的有花蓟马等。15 2.管蓟马科体黑色或暗褐色。触角4~8节。腹部未节管状,生有较长的刺毛,无产卵器。翅表面光滑无毛,前翅没有翅脉。园林花卉上常见的有榕管蓟马。榕蓟马分布与危害主要分布于我国的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江西、上海等。主要危害小叶榕和垂叶榕。以成、若虫锉吸榕树嫩叶和幼芽的汁液,造成大小不一的紫红褐色斑点,芽梢凋萎,叶片沿中脉向正面折叠,形成饺子状的虫瘿。数十头至上百头成、若虫在虫瘿内吸食危害,受害严重的榕树整株嫩叶卷曲成饺子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成为榕树生产养护上的一大难题。(五)脉翅目体小型至大型。翅膜质,前后翅大小形状相似,翅脉多呈网状,边缘两分叉。成虫口器咀嚼式,幼虫双刺吸式。全变态。本目昆虫成、幼虫都是捕食性的益虫。常见的有草蛉科。草蛉常将卵产于叶片上,有丝质长柄,防止先孵出的幼虫食卵。草蛉都能捕食、消灭哪些害虫呢?据初步统计有粉虱、红蜘蛛、棉蚜、菜蚜、烟蚜、麦蚜、豆蚜、桃蚜、苹果蚜、红花蚜等多种蚜虫,另外它们还喜欢吃很多种害虫的卵,象棉铃虫、地老虎、银纹夜蛾、甘兰组蛾、麦蛾和小造桥虫等的卵,都很适合草蛉的口味。草蛉科 体中型,草绿色、黄色或灰白色;触角线状,比体长,复眼有金属闪光;前后翅透明且非常相似,前缘区有30条以下横脉,不分叉。幼虫纺锤形,体侧各节有瘤状突起,丛生刚毛。常见有大草蛉、丽草蛉、中华草蛉等。(六)同翅目通称蝉、叶蝉、蚜、蚧等。体微小至大型。触角刚毛状或丝状。口器刺吸式,从头部腹面的后方伸出,喙通常3节。前翅革质或膜质,后翅膜质,静止时平置于体背上呈屋脊状,有的种类无翅。有些蚜虫和雌性介壳虫无翅,雄介壳虫后翅退化成平衡棒。渐变态,而粉虱及雄蚧为过渐变态。两性生殖或孤雌生殖。植食性,刺吸植物汁液,造成生理损伤,并可传播病毒或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1.蝉科中至大型。触角刚毛状。单眼3个,呈三角形排列。翅膜质透明,脉较粗。雄虫具发音器,雌虫具发达的产卵器。成虫与若虫均刺吸植物汁液,若虫在土中危害根部,成虫危害还表现在雌虫产卵于枝条中,导致枝条枯死。常见的有蚱蝉等。2.叶蝉科体小型,狭长。触角刚毛状。单眼2个。后足胫节有1~2列短刺。叶蝉善跳,有横走习性。常见的有大青叶蝉、小绿叶蝉。3.蜡蝉科中至大型,体色美丽。额常向前延伸而多少呈象鼻状。触角3节,基部两节膨大如球,鞭节刚毛状。常见的有碧蛾蜡蝉、斑衣蜡蝉等。4.木虱科 体小型。触角较长,9~10节,末端有2条不等长的刚毛。单眼3个。翅两对,前翅质地较厚。跗节2节。若虫椭圆形或长圆形,许多种类被蜡丝。常见的有梧桐木虱、柑橘木虱、蒲桃木虱。5.粉虱科 体小型,翅膜质,被有蜡粉。幼虫、成虫腹末背面有管状孔。过渐变态。3龄幼虫脱皮而“化蛹”,容易与介虫混淆。常见的有温室白粉虱、黑刺粉虱等均危害多种园林植物。6.蚜总科 小型多态昆虫,同种有无翅和有翅型。触角丝状,腹部有一对管状突起称“腹管”,末节背板和腹板分别形成尾片和尾板。蚜虫的繁殖方式有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卵生或卵胎生。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二者交替进行,称为世代交替。被蚜虫危害的叶片,常常变色,或卷曲凹凸不平,或成虫瘿,或使植物长成畸形。蚜虫还可传播病毒。蚜虫分泌的蜜露,可诱发植物的煤污病。常见的有棉蚜、桃蚜、月季长管蚜、菊姬长管蚜、紫薇长斑蚜等。7.蚧总科 通称介壳虫。形态奇特,雌雄异型。雌虫无翅,口器发达,触角、复眼和足通常消失。体壁上常被蜡粉或蜡块,或有特殊的介壳保护。雄虫体长形,有1对薄的膜质前翅,后翅退化成平衡棒。触角长念珠状。口器退化。寿命短。卵圆球形或卵圆形,产在雌虫体腹面、介壳下或体后的蜡质袋内。雌虫为渐变态,雄虫为过渐变态。孤雌生殖或两性生殖,卵生或卵胎生,1年1代或多代。全世界已知5000多种。常见的有吹绵蚧(体外被有黄白色的蜡质粉及絮状纤维)、草履蚧、日本龟蜡蚧、紫薇绒蚧。(七)鞘翅目15 通称甲虫,是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目。体微小至大型,体壁坚硬。复眼发达,一般无单眼。触角一般11节,形状多样。口器咀嚼式。前翅坚硬、角质为鞘翅,后翅膜质。跗节数目变化很大。完全变态。幼虫寡足型或无足型,口器咀嚼式。蛹多为裸蛹。植食性、捕食性或腐食性。1.步甲科 体小至大型,黑褐、黑色或古铜色,具金属光泽,少绒毛;触角着生于上颚基部与复眼之间,两触角间距大于上唇宽度。如金星步甲等,肉食性。2.虎甲科 体小至中型,黑褐、黑色或古铜色,有金属光泽,少绒毛,肉食性。3.瓢甲科 体呈半球形或椭圆形,腹面扁平,背面拱起,形似瓢而得名。头小,后部隐藏于前胸背板之下。触角锤状。跗节“似为3节”。多数肉食性,成虫和幼虫都捕食蚜虫、蚧虫、粉虱、螨类等害虫。如异色瓢虫、澳洲瓢虫、七星瓢虫,少数植食性,如二十八星瓢虫。4.叶甲科体小至中型,成虫常具有金属光泽。触角丝状,一般短于体长之半,不着生在额的突起上。复眼圆形,不环绕触角。跗节“似为4节”。幼虫肥壮,具3对胸足。植食性。常见的有泡桐叶甲。5.天牛科 体长圆筒形。触角长,常超过体长,至少超过体长的一半,着生于额的突起上。复眼环绕触角基部,呈肾形。跗节“似为4节”。幼虫体肥胖,无足。主要以幼虫进行危害,钻蛀树干、树根或树枝,为重要的蛀干害虫。常见的有星天牛、桑天牛等。6.金龟总科 通称金龟子。体粗壮。触角鳃片状,末端3~8节呈叶片状。前足开掘式,跗节5节。腹部可见5~6节。幼虫寡足型,体成“C”形弯曲,俗称蛴螬。多数种类植食性,取食植物的叶、花、果等部位,幼虫取食植物幼苗的根、茎。此外,还有腐食性及粪食性。常见的有红脚绿金龟、四纹丽金龟。7.象甲科 通称象鼻虫。小至大型。头部前方延长成象鼻状。触角膝状,末端膨大为锤状。幼虫无足型。成虫和幼虫均为植食性。常见的有椿大象甲、绿鳞象甲等。8.小蠹科 体长0.8~9mm,圆筒形,色暗。触角短而呈锤状。头后部为前胸背板所覆盖。前胸背板大,常长于体长的1/3,且与鞘翅等宽。足短粗,胫节强大。幼虫无足型。成虫和幼虫蛀食树皮和木质部,构成各种图案的坑道系统。如脐腹小蠹、日本双齿长蠹等。9.叩头甲科 体扁,中等大小,灰褐或黑褐色;触角锯状、线状或梳状;前胸背板发达,后缘两侧有刺突;前胸腹板中间有1齿;前胸上下能活动,似叩头。幼虫体细长坚硬,呈黄褐色,生活于地下,是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如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等。10.吉丁甲科体小至中型,成虫近似叩头甲,但体色较艳,有金属光泽;触角锯状;前胸不能上下活动(叩头),前胸背板后缘两侧无齿突。幼虫近似天牛幼虫,乳白色,无足,头小前胸大而扁平,气门呈“C”型,如杨十斑吉丁虫、苹果小吉丁虫等,多在树皮下,枝杆或根内钻蛀,俗称“溜皮虫”。(八)鳞翅目鳞翅目包括蝶类和蛾类。全世界已知约20万种,是昆虫纲中的第二大目。体小至大型,翅展3~265mm。口器虹吸式,喙由下颚的外颚叶形成,不用时卷曲于头下。翅一般2对,前后翅均为膜质,翅面覆盖鳞片。幼虫多足型,俗称毛毛虫。具有3对胸足。一般有2~5对腹足。腹足端部常具趾钩。幼虫体表常具各种外被物。蛹主要为被蛹。完全变态。大多为植食性。1.木蠹蛾科中型至大型,体肥大,翅面常有黑色斑纹。喙退化。M脉主干在中室内分叉,R4、R5共柄,有径副室。幼虫粗壮,多为红色或黄白色。如柳乌蠹蛾等。2.螟蛾科小至中型,体瘦长。触角丝状。前翅狭长,无1A,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外平行或合并,M1与M2基部远离,各出中室两角。幼虫体无次生毛,趾钩多为双序缺环。常见的有黄杨绢野螟。3.蓑蛾科雌雄异型,雄具翅,翅上稀被毛和鳞片。触角双栉状。雌蛾无翅,触角、口器和足退化。幼虫胸足发达。幼虫吐丝缀叶,造袋囊隐居其中,取食时头胸伸出袋外。常见的有大袋蛾、小袋蛾等。4.刺蛾科中型蛾子,体粗壮多毛。喙退化。触角线状,雄蛾为栉齿状。翅宽而密被厚鳞片,多呈黄、褐色或绿色。幼虫蛞蝓型。头内缩,胸足退化,腹足吸盘状。体常被有毒枝刺或毛簇。化蛹在光滑而坚硬的茧内。常见的有黄刺蛾等。5.尺蛾科15 又名尺蠖科。体细长。翅大而薄,前后翅颜色相似并常有波纹相连,前翅R3~R5常共柄,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基部接近或并接。幼虫只有2对腹足。常见的有油桐尺蛾、丝绵木金星尺蛾等。6.枯叶蛾科中至大形,体粗壮多毛。触角双栉齿状。喙退化。无翅缰,M2近M3,前翅R4长而游离,R5与M1共柄。后翅肩角扩大,有1~2条肩脉。幼虫多长毛,中后胸具毒毛带,腹足趾钩2序中带。常见的有马尾松毛虫、天幕毛虫等。7.天蛾科大型蛾类,体粗壮呈梭形。触角末端弯曲成钩状。喙发达。前翅狭,外缘倾斜。后翅小。幼虫肥大,第8腹节背中央有一尾角。常见的有霜天蛾、鬼脸天蛾等。8.毒蛾科中型蛾子。无单眼。喙退化。触角栉状或羽状。休止时,多毛的前足向前伸出。有的种类雌蛾无翅。幼虫生有毛瘤或毛刷,第6、7腹节背面中央各有1个翻缩腺。常见的有古毒蛾、乌桕黄毒蛾、柳毒蛾等。常见毒蛾发生特点一览表种类分布地区寄主植物越冬虫态越冬场所年发生代数主要危害时期舞毒蛾全国各地杨、柳、榆、樱花、紫荆、紫薇、紫藤、月季、海棠等完成胚胎发育的卵树体或建筑物1代/年4月至7月黄尾毒蛾全国各地悬铃木、海棠、红叶李、桃、李、梅、杏、枫杨、板栗等3龄幼虫粗皮缝、伤疤处结茧江浙:3~4代/年华南:6代/年4月上旬、6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下旬侧柏毒蛾全国各地侧柏、桧柏、圆柏等幼虫、卵树干缝隙、叶片河北、河南地区:2代/年越冬代:4月至5月第1代:7月至8月(危害最重);第2代:9月乌桕黄毒蛾长江以南枇杷、乌桕、杨梅、女贞、悬铃木、杨、珊瑚、重阳木等幼虫树干基部粗皮裂缝、伤疤或树丫处结薄茧江浙地区:2代/年第1代:6月至7月;第2代:8月至9月角斑古毒蛾东北、华北、山东、河南、陕西、江苏四川等地杨、柳、悬铃木、落叶松、枫杨、榆、白玉兰、梅花、紫荆、樱花、海棠等卵(内蒙古)幼虫(河北)草丛或落叶层内蒙古:1代/年河北、陕西:2代/年4月至9月,世代重叠明显榆毒蛾分布广泛榆类、旱柳、月季、蔷薇幼虫树皮缝华北地区:2代/年4月至10月15 柳雪毒蛾全国各地杨、柳、白蜡、泡桐、白桦、榛子、槭树等2龄幼虫树皮缝、落叶层结薄茧华北地区:2代/年第1代:7月;第2代:9月无忧花茸毒蛾华东、华中、西南悬铃木、泡桐、榆、朴、重阳木等蛹树叉、屋檐、石缝、墙角等处浙江地区:3代/年5月至9月9.夜蛾科中至大型,体翅多暗色,常具斑纹。喙发达。前翅M2近M3,后翅Sc+R1与Rs在中室基部并接。幼虫体粗壮。光滑少毛,颜色较深。腹足3~5对,第1、2对腹足常退化或消失。趾钩为单序中带。常见的有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等。10.透翅蛾科 体狭长,小至中型,外形似蜂,黑褐色,常有红或黄色斑纹;触角棒状,雄的有齿或栉状;翅狭长,大部分透明,仅在翅缘和翅脉上有鳞片,足细长有距;腹部尾端常生毛束。幼虫钻蛀木本植物茎、枝条。如白杨透翅蛾、葡萄透翅蛾等.11.舟蛾科 又名天社蛾。中至大型,体灰褐或浅黄色;触角丝状或锯齿状;前翅后缘中央常有突出的毛簇,休止时翅呈屋脊状,毛簇竖起如角。幼虫身体光滑或具次生刚毛,体上常有峰突、角突、刺突;休止时,头尾翘起似舟形。幼虫有群居性,常为害阔叶树及果树。如杨扇舟蛾、国槐羽舟蛾、舟形毛虫。12.潜蛾科微小至小型,头颜面光滑,头项多有粗鳞,下颚须多发达;触角长,第1节膨大,下方呈凹形盖在复眼上形成眼罩。前翅披针形,顶角尖,略向上或向下弯曲,后翅线形,缘毛长,中室消失;后足胫节多被长毛;成虫休止时前翅尖端多上翘或下折,易于识别。幼虫扇形或圆筒形,常在叶内潜食为害,如杨白潜蛾等。13.灯蛾科 体中型,粗壮且较鲜艳,腹部多为黄或红色,常有黑点;翅多为白、黄或灰色,翅面常有条纹或斑点;触角羽状或丝状。幼虫体被辐射状毛丛,毛丛着生在毛瘤上,毛长短较整齐。常见有褐点粉灯蛾、红缘灯蛾、美国白蛾等。10.凤蝶科中至大型,颜色鲜艳。后翅外缘呈波状或在M3处外伸成尾突,前翅R分5支。幼虫的后胸显著隆起,前胸背中央有一臭丫腺,受惊时翻出体外。如柑橘凤蝶玉带凤蝶等。11.粉蝶科 中型,多为白色,黄色或橙色,并带有黑色或红色,前翅三角形,后翅卵圆形,触角锤状,,幼虫绿或黄色,圆筒形,多皱纹,表面有许多绒毛或毛瘤,如菜粉蝶等。12.蛱蝶科 中至大型,翅上具各种鲜艳的色斑,前足退化,前翅三角形,后翅卵圆形。幼虫体色深,体表多具有成对棘刺。13、灰蝶科小型蝶类,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为主,部分种类两翅表面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绿等色的金属光泽,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截然不同,反面的颜色丰富多彩,斑纹变化也很多样。触角具多数白环且短;前足退化。本科蝴蝶是在世界上有3000多种。近年危害园林植物的有曲纹紫灰蝶,危害苏铁。(九)膜翅目通称蜂、蚁。体微小至大型。触角多于10节,有丝状、膝状等。口器咀嚼式或嚼吸式。翅两对,膜质,翅脉少。跗节5节,有的足特化为携粉足。腹部第1节常与后胸连接,胸腹间常形成细腰。雌虫产卵器发达,高等种类形成针状构造。完全变态。幼虫多足型、寡足型和无足型等。蛹为离蛹。捕食性、寄生性或植食性。全世界有10万种以上,我国已知2000种,分为2个亚目。1.三节叶蜂科体小而粗壮。触角三节,第3节最长。前足胫节具二端距。幼虫自由取食,具6~8对腹足。如蔷薇叶蜂等。2.叶蜂科触角丝状或棒状,7~15节,多数为9节。翅上具1~2个径室。前足胫节有2个端距。小盾片后方具有一后小盾片。幼虫具6~8对腹足。常见的有樟叶蜂等。3.茎蜂科中小型,身体细长,触角线状,前足胫节端部有1个距,前胸背板后缘平直。幼虫蛀茎为害。如玫瑰茎蜂等。15 4.姬蜂科体小到大型。触角丝状,16节以上;前翅端部第二列有1个小翅室和第二回脉,并胸腹节常有雕刻纹;雌虫腹末纵裂从中伸出产卵器。卵多产在鳞翅目、鞘翅目幼虫和蛹体内。如黑尾姬蜂、袋蛾瘤姬蜂等。5.茧蜂科小至中型。触角线状,前翅无第二回脉,翅面上常有雾斑;休止时触角时常摆动,产卵于鳞翅目幼虫体内,幼虫老熟时常爬出寄主体外结黄白色小茧化蛹。如松毛虫绒茧蜂、桃瘤蚜茧蜂。6.赤眼蜂科体微小。长0.3~1mm;触角短膝状,腰不细;翅脉极度退化,前翅宽,翅面有成行的微毛;足的跗节3节,成虫和蛹的复眼为赤红色,产卵于鳞翅目卵内。如松毛虫赤眼蜂、广赤眼蜂等。7.小蜂科 微小至小型,体长0.2~7mm,多为黑褐色,头胸部常有黑或褐色粗点刻如黄或橙色的斑纹;触角膝状;后足腿节膨大,下缘外侧有成列刺突;后足胫节向内弯曲。多寄生于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幼虫蛹内。如广大腿小蜂等。8.瘿蜂科 体微小至小形,体长l~6mm。体粗短或细长,光滑或有毛。蓝色、褐色或黄色,有光泽。触角11—16节,非膝状。前胸背板与中胸背板愈合,侧方延伸至肩板,胸部通常有明显的雕纹。前翅无翅痣,翅脉较少,至多有5个封闭的翅室。足转节1节。腹部卵形,侧扁。产卵器自腹末前方腹面伸出。多数种类寄生于壳斗科植物上造成虫瘿。如为害板栗嫩芽的栗瘿蜂、危害园林植物蚊母树的瘿蜂等。9、蚁科通称蚂蚁。体小,黑色、褐色、黄或红色;触角膝状,柄节很长;腹部第一、二节呈结节状。筑巢群居,具明显多型现象,雌雄生殖蚁有翅,工蚁与兵蚁无翅。肉食性种类捕食昆虫、蜘蛛及其它小动物,植食性的取食果实、菌类等,有些与蚜虫、介壳虫共生,促使其繁殖。如褐蚁、黑蚁常和蚜虫共同发生,黄猄蚁早在晋代就用于防治柑桔害虫。还有栖息于草坪危害人体健康的红火蚁。(十)双翅目包括蚊、蝇、虻等多种昆虫。体小至中型;前翅1对,后翅特化为平衡棒,前翅膜质,脉纹简单;口器刺吸式或舐吸式;复眼发达;触角有芒状、念珠状、丝状;全变态。幼虫蛆式无足。多数围蛹,少数被蛹。与园林植物关系密切的有瘿蚊科、食蚜蝇科、实蝇科、花蝇科、寄蝇科。1.瘿蚊科 体小似蚊。复眼发达;触角念珠状,生有普通毛或环生放射状细毛。如荔枝瘿蚊、菊瘿蚊、黑森瘿蚊(危害禾本科草坪草,为一检疫对象)等。2.潜蝇科微小至小型的种类。体长1.5~4毫米,黑色或黄色。完全变态。大部分种类以幼虫为害植物的叶或根茎,潜食造成隧道,致使叶片枯死。老熟幼虫在隧道中化蛹或钻出隧道在叶面上化蛹。以蛹在土中越冬。如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3.实蝇科 小至中型,体常有黄、棕、橙、黑等色;触角芒光滑无毛;翅宽大常有暗色雾斑,第一条中脉向前弯曲。成虫静止时常不停扇动翅膀,幼虫蛆形、白色。如柑桔大实蝇、茶狭腹实蝇等。4.花蝇科(种蝇科) 小至中型。体细长多毛,成虫活泼;翅的后缘基部连接身体处有一片质地较厚的腋辨。幼虫蛆式圆柱形,后端截平,有6~7对突起包围的气门板,腐食或植食性。如危害竹类的毛笋泉蝇与百合科植物的葱种蝇等。5.寄蝇科 小至中型,体粗多毛,暗褐色或黑色,具褐色斑纹;后盾片露于小盾片外,从侧面看很清楚,腹末多刚毛;中足基部后上方有一鬃毛列。幼虫蛆形,末端齐截。多寄生于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幼虫和蛹体内。如地老虎寄蝇、松毛虫狭颊寄蝇等。6.食蚜蝇 体小至中型,形似蜜蜂,体常有黄白相间的横斑;前翅外缘有和边缘平行的伪脉。成虫活泼,飞翔时能在空中静止不动而又突然前进,产卵于蚜虫多处。幼虫捕食蚜虫。如黑纹食蚜蝇、斜斑鼓额食蚜蝇等。(十一)螨类螨类属于蛛形纲,蜱螨目。危害园林植物的螨类,刺吸植物汁液,引起叶子变色、脱落;使柔嫩组织变形,形成虫瘿。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区别是:体分节不明显,不分成头、胸、腹三个体段。无翅。无复眼,但大多数种类有1~2对单眼,有足4对(少数2对)。15 体小形或微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有些种类则为蠕虫形。一般分为前体段和后体段。前体段又分颚体段和前肢体段;后体段分后肢体段和末体段。颚体段与前肢体段相连,着生有口器,口器由于食性不同分咀嚼式和刺吸式2类。一般开口于该体段的腹面。肢体段一般着生4对足,着生前2对足的即为前肢体段,着生后2对足的为后肢体段。末体段与后肢体段紧密联系,很少有明显的分界。肛门和生殖孔一般开口于该体段的腹面。螨类多为两性生殖,一般为卵生,亦有行孤雌生殖的。发育阶段雌雄有别:雌螨经过卵,幼螨,第一若螨,第二若螨及成螨;雄螨没有第二若螨。螨类繁殖很快,1年最少2~3代,多则20~30代,以卵或受精的雌虫在树皮缝隙或土壤等下面越冬。1.叶螨科 体微小,长0.3~0.8mm,体圆形或长圆形。通常为红色,暗红色,因此常称红蜘蛛。口器刺吸式。体背面拱起,背刚毛24或26根,成横排分布。植食性,吸液汁。常见的有苹果红蜘蛛、柑橘全爪螨等。2.叶瘿螨科 体微小,不超过0.2mm,蠕虫形。刺吸式口器。前半体背板呈盾形,后半体直形,分为很多环纹。成螨、若螨仅有2对足。植食性。如葡萄瘿螨等。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