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循环经济论文:理念与创新

创新循环经济论文:理念与创新

ID:11146780

大小:4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0

创新循环经济论文:理念与创新_第1页
创新循环经济论文:理念与创新_第2页
创新循环经济论文:理念与创新_第3页
创新循环经济论文:理念与创新_第4页
创新循环经济论文:理念与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循环经济论文:理念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www.59168.netQQ:100359168创新循环经济论文:理念与创新摘要:我国从开始关注循环经济理念,到今天把循环经济定为国家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一,已经历了十余个年头。从理论探索到工程实践,在多学科共同交叉研究中,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诸多基本理念。为了承上启下,对这方面的创新思想进行总括,作为进一步以工程科技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关键词: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学;理念;创新30年来,我国奉行改革开放政策,使社会和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1世纪之初,国际上关于“经济”与“自然生态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产生了巨大影响,人

2、们开始注意经济增长所付出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如何借鉴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研究社会生态发展规律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热门议题。2002年198次香山科学会议[1]首次聚集了数十位专家与院士,从多学科、多视角探讨了资源利用生态化和生态工业系统的理念范畴、科学规律和技术内涵。中央领导及有关部门则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及时发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www.59168.netQQ:100359168的号召。国家环保部(原环保局)也提出了环境保护需要推进污染源头防止和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园区的政策。全社会的响应使循环经济社会建设成为全民共识。2004

3、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召开了第一届国家循环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如果从1998年国内学者[2]借鉴德国循环经济法将循环经济概念引入国内算起,至今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已超过了10个年头,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逐渐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进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近年来有一大批关于“循环经济”的各类著作和论文发表。据不完全统计和分类,成书200余册,其中理论研讨类46

4、册,专题领域类12册,行业产业类25册,区域发展类22册,案例论述类21册,法律法规类12册,政策管理类13册,年鉴类3册,教材类8册,科普类16册,综合知识类29册。2005年以后中国期刊网收录的循环经济相关学术论文每年均在数千篇以上。标题中含有“循环经济”关键词的论文篇数(总量>11000篇)近两年虽有回落,但论文摘要中含有“循环经济”关键词的论文篇数(总量>24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www.59168.netQQ:100359168000篇)仍维持高位。与循环经济相关的交叉领域中文学术论文分布参考图2。社科类循环经济相关论文排前五的选题领域为:(1)宏观经济管理与可

5、持续发展;(2)工业经济;(3)经济体制改革;(4)农业经济;(5)企业经济。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循环经济相关论文排前五的选题领域为:(1)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矿业工程;(3)冶金工业;(4)有机化工;(5)无机化工。网络关键词一般可以反映出相关概念的社会关注程度。纵观这些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前半期属于理念推广、概念澄清的阶段,主要解决为什么要发展循环经济,什么是循环经济的问题,后半期随着循环经济实践在政府的推动下不断铺开和深入,主要解决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必将对社会发展和变革产生巨大的推

6、动作用。当前对我国学者近10年在循环经济理论探索和创新过程中所关注过的议题进行梳理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是对成熟的见解进行归纳积累,另一方面希望对尚没有形成共识的问题引发进一步的讨论,并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检验,使得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得到更全面深入的发展。下面对若干有重要影响的循环经济基本理论或观点进行讨论。1重要的循环经济基本理论或观点1.1关于循环经济内涵的讨论大多数学者把“循环经济”文章源于科技论文发表网:www.59168.netQQ:100359168定义为在自然生态规律(系统论、物质循环论)指导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德国、日本的循环经济重点放在消费后废弃物的资

7、源化,国内学者冠名以“垃圾经济”[3]或“狭义循环经济”。中国的循环经济有着更为广阔的内涵,涉及产品生命周期各环节,需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模式的整体变革,被冠名以“广义循环经济”。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后,近年关于生态文明的讨论十分活跃。“自然”与“文明”的关系,在历史上发展是起自“崇拜自然的原始文明”,经过“依赖自然的农业文明”和“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正在转化为“效法自然的生态文明”。“效法自然的生态文明”是当前地球自然生态条件下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道路。西方主流文化习惯强调与自然的竞争和索取。文艺复兴运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