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中西医诊疗现状

特应性皮炎中西医诊疗现状

ID:11151476

大小: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0

特应性皮炎中西医诊疗现状_第1页
特应性皮炎中西医诊疗现状_第2页
特应性皮炎中西医诊疗现状_第3页
特应性皮炎中西医诊疗现状_第4页
特应性皮炎中西医诊疗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特应性皮炎中西医诊疗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特应性皮炎中西医诊疗现状【摘要】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难治性皮肤病,2岁以后发病者,病程长且迁延难愈。多数婴儿期可愈,约有10%至成人期,45岁以后发病较少见,严重者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病因病机复杂,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但随着对其发病机制,尤其是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文章对目前常用的中西医诊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对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借鉴。【关键词】特应性皮炎;中医;西医;诊断;治疗特应性皮炎(atopic11dermatitis,

2、简称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最常见。据统计,5岁以前发病者约占80%,且2岁以后发病者大多病程长,约半数以上可持续至16岁以后,此时常常迁延难愈。本病临床上一般分为3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及成年期。45岁以后发病者较少见,顽固者至50~60岁方可治愈。其特征为皮肤干燥、瘙痒剧烈,常有“异位性”家族史,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全世界约10%~20%儿童和1%~3%成人罹患AD,近年AD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显著的瘙痒常引起患者失眠,从而影响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患

3、者治疗的自信心。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抗炎、止痒、抗感染[1]。本文针对近10余年来AD的中西医诊疗现状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1.1西医AD的病因和病机尚未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病涉及多基因遗传、环境因素;变态反应原,包括感染(细菌、真菌等)、螨、食物、花粉接触物等多项机制,也有免疫异常等多方面因素,早期接触抗原(甚至在子宫中)引起遗传易感,受抗原刺激后引起以Th2细胞为主的T细胞克隆增殖,当再次接触同类抗原时,这些T细胞产生IL-4、5、6、10、13等细胞因子,继而刺激B细胞产生过量IgE和嗜酸粒细胞富集

4、的炎症倾向,为以肥大细胞起始的炎症发生创造了环境,如长期反复作用可产生湿疹性疾病、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研究发现AD皮损中细胞因子表达呈双重模式,急性皮损主要由Th2型细胞所致,慢性炎性反应主要由Th1型细胞所致,表明免疫失调在A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另外生物感染,尤其是金葡菌、糠秕孢子菌和白念珠菌等可以分泌超抗原(SAgs)从而加重病情[2-3]。1.2中医11特应性皮炎中医称四弯风。如《医宗金鉴》所载:“四弯风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人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其病因病机复杂。先天

5、禀赋不足,禀性不耐,脾失健运,易生内湿,为发病基础。饮食不当,如进食腥发海味、奶蛋类及辛辣之品,助湿化热,促使内蕴湿热外发肌肤或因风湿热邪侵袭及其他物质刺激,内外合邪,浸淫肌肤而发病[4]。临床辨证发现患者症候表现复杂,症型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虚证、血热血燥证、湿热证、肾虚证及肝郁证。其中脾虚证、血热血燥证和湿热证相互重叠最多,提示AD者多为脾虚素质。精神因素导致的肝郁气滞也是AD的发病诱因之一[5-6]。2诊断标准1996年英国Williams提出确诊AD必须具有皮肤瘙痒史加以下3条或以上即可。①屈侧皮肤受累史,包

6、括肘窝、�窝、踝前或颈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面颊部);②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史(或一级亲属4岁以下儿童发生AD史);③全身皮肤干燥史;④屈侧有可见皮炎;⑤2岁以前发病(适用于>4岁者)。3西医疗法3.1糖皮质激素11自20世纪50年代氢化可的松问世以来,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应用于AD治疗已有40余年的历史,目前仍是治疗AD的一线药物。为尽量减少或避免激素的不良反应,治疗时应优先选用能够缓解临床症状的弱效激素,或者用强效激素迅速缓解症状、很快用弱效激素取代,强效激素连续使用一般不宜超过2周,可用弱效激素替换或间歇使用

7、。系统激素治疗AD仅用于常规治疗无效以及严重的AD患者,原则上禁用于儿童AD患者。由于激素的长期应用可以造成继发感染,停用后反跳而引起剥脱性皮炎、红皮病等不良反应,限制了临床应用,而且患者的依从性较差,造成AD临床治疗困难。3.2抗组胺药物抗组胺疗法包括常规H�1受体拮抗剂、较新的非嗜睡性H�1受体拮抗剂及二者的联合使用。近年来,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投入临床使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作用于中枢和末梢的H�1受体,有嗜睡和抗胆碱的作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不通过血脑屏障,对中枢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第三代抗组胺药物除了拮抗组胺的作

8、用外,还有抑制嗜酸细胞游走和脱颗粒以及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7]。目前认为,组胺是引起AD患者瘙痒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表明,传统的抗组胺药物治疗AD不是通过对外周H�1受体的拮抗作用,而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嗜睡作用而发挥疗效,所以应选用有嗜睡作用的抗组胺药物治疗AD的瘙痒,该类药物目前仍然是治疗AD的常规的辅助疗法,其确切机制和疗效仍有待于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