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托普利合成工艺概述

卡托普利合成工艺概述

ID:11181806

大小:1.54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0

卡托普利合成工艺概述_第1页
卡托普利合成工艺概述_第2页
卡托普利合成工艺概述_第3页
卡托普利合成工艺概述_第4页
卡托普利合成工艺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卡托普利合成工艺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卡托普利合成工艺路线[摘要]:卡托普利于1977年由美国施贵宝(Squibb)公司研制成功,并于l981年上市。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起效迅速、降压平稳、远期疗效突出等优点,同时对心力衰竭和糖尿病、肾病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卡托普利的开发成功,极大地促进了ACE抑制剂研究。时至今日,尽管有很多新型的药物问世,但以卡托普利为开端的ACE抑制剂的研究,仍是药物化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许多学者尝试设计了多条合成路线。根据构建酰胺碳一氮键与实现2位碳原子构型要求的先后顺序的不同,卡托普利的合成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形成酰胺碳一氮键,后完成2s与2R构型化合物分离的方法;另

2、一类是先制备2S构型的侧链,后形成酰胺碳一氮键的方法。关键词:卡托普利合成工艺路线构型拆分介绍:卡托普利(Captopril)又名疏甲丙脯酸、甲疏丙脯酸、开博通等。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nhibitor或ACEI),被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和某些类型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作为第一种ACEI类药物,由于其新的作用机制和革命性的开发过程,卡托普利被认为是一个药物治疗上的突破。卡托普利最早由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MyersSquibb)生产,商品名是开博通(Capoten)。其结构式如下:化学名称:1-(3-巯基-2-D-甲基-1-氧代丙基)-脯氨酸,又名巯甲丙脯

3、酸。CAS号:62571-86-2[1-(3-mercapto-2-D-methyl-1-oxopropyl-L-proline],分子式为:C9H15NO3S分子量:217.286熔点:103-108°C比旋光度:-129.5°(c=1,乙醇)卡托普利是最早通过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structure-baseddrugdesign)这一革命性理念而开发的药物之一。在20世纪中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深入研究证明其中有数个可能的靶点可用于开发新的高血压治疗方法。最早的两个即是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卡托普利就是施贵宝实验室所开发出的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

4、剂。Ondetti,Cushman及同事的工作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皇家外科学院(RoyalCollegeofSurgeons)JohnVane等人的成果之上。最早的突破是1967年由KevinK.F.Ng发现血管紧张素I是在肺循环而不是血浆中转化成血管紧张素II的。而另一方面,SergioFerreira发现缓激肽(bradykinin)在通过肺循环后消失。而从血管紧张素I到血管紧张素II的转化与缓激肽的失活被认为是由同一个酶介导的。20世纪70年代,运用SergioFerreira所提供的缓激肽增强因子(bradykininpotentiatingfactor,BPF

5、),Ng和Vane发现通过肺循环后从血管紧张素I到血管紧张素II的转化被抑制。BPF之后被发现是美洲洞蛇(Bothropsjararaca)毒液中的一种多肽(替普罗肽),它正是该种转化酶的抑制剂。通过基于构效关系的突变发现,该多肽末端的巯基具有高度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药效。卡托普利就是在明确这种多肽的结构之后开发出来的。一、先形成酰胺碳-氮键,后完成2S与2R构型化合物分离的路线:1、线路1:由施贵宝(Squibb)公司于1977年开发的一条线路,L-脯氨酸与氯甲酸苄酯反应保护胺基,在与异丁烯在浓硫酸催化下加成,形成叔丁酯来保护羧基。然后在Pb/c催化下氢解除去氨基保护

6、基,所得化合物与3一乙酰基硫代一2一甲基丙酸的外消旋混合物反应得到胺基酰化产物。经水解除去羧基保护基后,与二环己基胺成盐,分离得到2s构型的异构体,再经过脱盐、水解除去巯基保护基,得到卡托普利。线路特点:在合成的初始阶段要对L一脯氨酸的氨基和羧基分别进行保护,待相应反应结束后再去除保护基。由于保护基的引入,减少了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得到高纯度的目标产物,但同时也增加了反应步骤,使总收率降低。1、线路2:将N-叔丁氧基羰基脯氨酸与氯甲酸乙酯、硫氢化钠反应得N-叔丁氧基羰基硫代脯氨酸,该化台物与2-甲基丙烯酸加成,以三氟乙酸脱除保护基后,经DCC脱水环合得到双环化合物的差向

7、异构体,该化合物经水解、分离等步骤可制备卡托普利。线路特点:反应过程中形成双环中间体,在水解断裂碳-硫键,可同时得到段基和筑基:此路线是ACE抑制剂研究早期使用的合成卡托普利及其类似物的方法之一,但是缺点是反应收率不理想。1、线路3: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现了卡托普利合成工艺的的国产化,其合成线路为:用2-甲基丙烯酸为原料,与硫代乙酸进行加成反应,制备3-乙酰基硫代-2-甲基丙酸的外消旋混合物,经二氯哑砜氯化得到3-乙酰基硫代-2-甲基丙酰氯的外消旋混合物,再与L-脯氨酸反应制得I-(3-乙酰基硫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