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ID:11194456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_第1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_第2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_第3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_第4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年第35卷第10期李美芝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典型的表现为卵巢多囊性改变、高雄激素血症和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比值增高,不同程度的月经异常(稀发、量少、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多毛、痤疮、肥胖等,并常伴有随年龄增长而日益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脂血症。  PCOS最早的报道可追述到1845年,C

2、hereau首先描述了这种卵巢的形态学改变,1904年Frindley称其为囊性退化卵巢,1935年Stein-Leventhal将其归纳为一组表现为肥胖、多毛、不孕和卵巢囊性增大的综合征,并明确地提出该综合征不是先天的、炎症性的或退行性病变的结果,而是内分泌的紊乱性疾病。由于病因不清楚,当时就称为Stein-Leventhal综合征。50年代,人们注意到这类病人尿LH升高,以及Stein-Leventhal综合征具有许多非典型征象,并且发现雄激素增高是其主要的特征。因而从60年代开始逐渐改称为PCOS。70年代,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模型确立之后,又了解到此类病人的LH、FSH水

3、平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分泌之间的关系。糖尿病与雄激素的关系虽然早在1921年就已见报道,但直到1980年才认识到这种关系可能也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征。  现在我们知道,不仅高雄激素血症,而且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也是PCOS的主要特征。在临床上,PCOS的高胰岛素血症会加重高雄激素血症,反之,高雄激素血症也可加重高胰岛素血症,两者形成恶性循环。引起高雄激素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PCOS的家族群聚现象提示了遗传因素的作用。目前,几乎所有的家系分析均显示,PCOS是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高雄激素血症和(或)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PCOS家族成员同样患病的

4、遗传特征。实验研究也表明,PCOS病人的卵巢和肾上腺雄激素合成限速酶——细胞色素P450c17酶活性亢进、PCOS胰岛素受体后信号传导途径异常,以及PCOS下丘脑GnRH、LH脉冲分泌器对外周雌、孕激素负反馈敏感性下降,均存在独立的遗传因素作用,可能由1个或几个主要基因决定。但是,由于PCOS的高度异质性,非遗传因素在PCO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目前仍然不能排除。  根据当前的研究资料,PCOS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妇科内分泌的范畴。它集合了一组多样的、多系统的慢性内分泌紊乱,如月经不规律、多毛、肥胖、高脂血症、高雄激素化的各种表现,囊状卵泡、胰岛素抵抗和不孕等,但很少有PCOS病人表现

5、所有这些症状和体征,多数只突出表现其中的1、2种或几种,这是目前没有统一的PCOS诊断标准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不论采用何种诊断标准,各家对PCOS研究都有共同的发现之处,即在临床流行病学方面不论是前瞻性研究,还是回顾性研究;或者不论是人群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还是家系研究,都一致地发现,PCOS病人发生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高脂血症、子宫内膜癌,以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妊娠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而在所有这些风险疾病中,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可能起着较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因素较多,有受体前因素、受体因素和受体后因素。研究表明,引起PCOS胰岛素抵

6、抗的主要因素是受体后信号传导缺陷,与引起Ⅱ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相同。由于PCOS病人体内的血激素和代谢改变与以胰岛素抵抗为基本特征的X综合征非常相似,即表现为对胰岛素诱导葡萄糖摄取的抵抗、葡萄糖耐量减低、高胰岛素血症、极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VLDL-TG)水平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高血压等。不难联想到,PCOS及其风险疾病是否为在同一致病因子下不同时期和不同性别的主要表现?引起PCOS的遗传因素是否可能也是引起人类最常见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因素?正因为如此,寻找PCOS致病基因成为当前研究该病最具吸引力的课题。但目前报道的有关PCOS基因的研究结果,没

7、有一个得到确认,因此目前发现的与PCOS有关的基因,至多可能对PCOS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有所修饰,亦即可能是一个修饰基因,而对PCOS的发生没有决定作用。  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PCOS研究的另一个热门领域,也是所有PCOS研究的最终目的。  过去对PCOS的治疗,不论医生还是病人,都只专注于是否排卵和妊娠。卵巢楔切术是被建立的第一个促排卵治疗方法,但由于常导致术后粘连,现在已基本不再采用此方法,而由药物氯米芬和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但临床有30%左右的病人表现为氯米芬抵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