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国内现状研究

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国内现状研究

ID:11202592

大小:2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0

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国内现状研究_第1页
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国内现状研究_第2页
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国内现状研究_第3页
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国内现状研究_第4页
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国内现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国内现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及国内现状研究-权威资料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  [摘要]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有着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基本功能,在本质上与商业银行发挥着类似的作用,难于受到监管,因为其缺乏资本充足率保证的硬性规定,具有较高的风险隐患。在对影子银行的由来和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凭借资产证券化影子银行可以将信用风险传导至整个金

2、融体系;由于逐利性的驱动,影子银行可能导致信用泛滥;影子银行的高杠杆放大了金融风险。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一直游离于央行的监管之外,成为不受政策监管的灰色地带。它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央行宏观调控效果一再削弱。因此,结合国外对影子体系的分析,我国应培育影子银行健康成长的环境,引导其发展方向,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法规。  [关键词]影子银行;金融监管;资产证券化  []F83[]A[]  2095-3283(2013)03-0100-04  作者简介:王智轶(1986-),男,汉族,浙江瑞安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

3、究生,研究方向:海运与物流经济体统计研究。  一、引言  1影子银行的概念  影子银行通常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从事类似于传统银行业务的非银行机构。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提出。2008年,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盖特纳提出了与此类似的概念:平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同年10月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也有相似的概念提出。2010年9月2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除接受监管的存款机构以外,充当储蓄转投资中介的金融机构”

4、。  作为新兴的概念,影子银行有三个主要的基本特征:首先,影子银行有着商业银行的大部分基本功能,如期限转换、信用转换、流动性转换在本质上与商业银行发挥着类似的作用。2008年以前,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在接受投资者的资金后可以自由投资各类证券、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也可以通过贷款和货币市场基金进行杠杆融资。无论在一级还是二级市场上,他们对企业的股权和债权融资方式与商业银行并无不同。其次,影子银行很难受到监管,由于有别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吸收模式,监管当局无法用传统的商业银行监管方式对其进行监控,而具有针对性

5、的监管方案又往往难以跟上其金融创新的发展速度。第三,影子银行有着较高的风险隐患,由于对其缺乏资本充足率保证的硬性规定,一旦发生坏账,往往出现资金链断裂产生偿付风险。同时,影子银行大量从事场外交易,信息不透明,杠杆率也通常较高。  2影子银行的产生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萧条后,美国国会于1933年出台《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离,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承销业务,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70年代,经济的波动给金融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坍塌的背景下,美

6、国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竞争,这为新进入的、较少受到管制的金融中介带来了机遇。之后的10年中,资本市场对贷款的需求逐渐增加,但受制于严厉的金融管制,企业无法从传统市场获得足够的资本,于是开始寻找其他融资途径,如商业票据、欧洲债券以及垃圾债券。在这个时期,虽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仍然占据美国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是影子银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80—90年代,资产证券化开始盛行,住房抵押贷款以及以后的自助贷款和信用卡应收账款被证券化之后在二级市场上买卖。银行和其他传统金融

7、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被分解给不同的金融机构。在这一分解的过程中,投资银行、货币市场基金等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影子银行体系由此开始发展壮大。  3传统商业银行的加入  《巴塞尔协议》中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保持8%的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例最低要达到8%,这就要求银行持有的资产风险越高,所对应的资本金比例也就越高,其目的是限制商业银行过度冒险,保护储户利益,维持金融体系稳定。在美国严苛的监管体系下,商业银行需要严格执行《巴塞尔协议》中的资本充足率条款。但是,《巴塞尔协议》虽然可以控制风险敞口

8、,却相对增加了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使得传统商业银行在与投行、对冲基金、私募等新兴金融机构的挑战时处于极大的劣势。为保证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保证央行的货币政策传导工具有效运行,美国监管当局开始放松管制、默许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于是商业银行开始绕过《巴塞尔协议》的相关条款,开始设立SPV等各种表外金融工具,把大量贷款捆绑起来形成资产池,然后打包评级后证券化,使得占用传统商业银行大量资金的贷款得以贴现,更重要的是,这些资产转移出了表外,所有大量的资本运作在财务报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