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电子标签系统

rfid电子标签系统

ID:11214234

大小:5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0

rfid电子标签系统_第1页
rfid电子标签系统_第2页
rfid电子标签系统_第3页
rfid电子标签系统_第4页
rfid电子标签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rfid电子标签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系统产业前景及应用领域分析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标签俗称电子标签,也称应答器(tag,transponder),它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通称RFID技术)。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最基本的电子标签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高容量电子标签有用

2、户可写入的存储空间,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数据存储:与传统形式的标签相比,容量更大(1bit—1024bit),数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写。读写速度:与条码相比,无须直线对准扫描,读写速度更快,可多目标识别、运动识别。超高频标签的工作频率在860MHZ—11960MHZ之间,可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工作时,射频标签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场的远场区内,

3、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耦合方式,阅读器天线辐射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无源标签唤醒,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距离一般大于1米,典型情况为4米——6米,最大可达10米以上。电子标签的特性  数据存储:与传统形式的标签相比,容量更大。(1bit—1024bit),数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写  读写速度:与条码相比,无须直线对准扫描,读写速度更快,可多目标识别、运动识别。  使用方便:体积小,容易封装,可以嵌入产品内。  安全:专用芯片、序列号惟一、很难复制。耐用:无机械故障、寿命长、抗恶劣环境

4、。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RFID电子标签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RF

5、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11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RFID(射频识别)系统由两部分组成:读/写单元和电子收发器。阅读器通过天线发出电磁脉冲,收发器接收这些脉冲并发送已存储的信息到阅读器作为响应。实际上,这就是对存储器的数据进行非接触读、写或删

6、除处理。  从技术上来说,“智能标签”包含了包括具有RFID射频部分和一个超薄天线环路的RFID芯片的RFID电路,这个天线与一个塑料薄片一起嵌入到标签内。通常,在这个标签上还粘一个纸标签,在纸标签上可以清晰地印上一些重要信息。当前的智能标签一般为信用卡大小,对于小的货物还有4.5×4.5cm尺寸的标签,也有CD和DVD上用的直径为4.7厘米的圆形标签。  与像条形码或磁条等其他ID技术相比较而言,收发器技术的优势在于阅读器和收发器之间的无线链接:读/写单元不需要与收发器之间的可视接触,因此可以

7、完全集成到产品里面。这意味着收发器适合于恶劣的环境,收发器对潮湿、肮脏和机械影响不敏感。因此,收发器系统具有非常高的读可靠性、快速数据获取,最后一点也是重要的一点就是节省劳力和纸张。11RFID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被公认为21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已经成功应用到生产制造、物流管理、公共安全等各个领域。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芯片、终端设备、系统应用方面,尤其是在标准制定和技术开发方面处于领先水平。随着RFID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各国政府都意识到RFID技术对未来的影响和蕴涵的巨

8、大商机,制定相关政策或投入物力,积极推动本国RFID产业发展。  相信未来几年内,全球开放的市场将为RFID带来巨大的机会,市场将从培育期逐步过渡到成长期。据预测,2009年全球RFID市场将猛增到100亿美元。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标准的不断完善,RFID产业链从硬件制造技术、中间件到系统集成应用等各环节都将得到提升和发展,产品将更加成熟、廉价和多样性,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对于国内市场,在政府支持和企业的推动下,RFID产业近几年得到飞速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