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教学中合作式学习

浅议数学教学中合作式学习

ID:11228120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0

浅议数学教学中合作式学习_第1页
浅议数学教学中合作式学习_第2页
浅议数学教学中合作式学习_第3页
浅议数学教学中合作式学习_第4页
浅议数学教学中合作式学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数学教学中合作式学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数学教学中合作式学习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已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呢?一、巧设情境,诱发学生合作欲望。5合作学习是一种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认知过程,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巧设悬念,精心设疑,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自己得出结论确定不了是否准确,急需和别人交流,听取别人意见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就使学生恰

2、到好处地进入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合作学习达到最佳状态。例如,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小组学生准备几个多位数,先小组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不用计算就能准确地一眼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几名学生说了好几种意见,但都不是最恰当的。一个个急得抓耳挠腮,都被难住了。接着我说:“人多出神仙,同学们

3、,你们齐心合作讨论讨论、交流交流准能解开这个谜,不信你们就试试看。”此时,合作交流变成了学生的最大愿望,讨论交流非常活跃。在此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学生中,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同时关注学生合作的进程,了解各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时点拨,适时调整。同学们就很好地掌握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又如:在教学正比例应用题时,我先设问:“同学们,谁能用几句话说说我们校门口的两棵白杨树长得怎样?”学生回答后,我又问:“树长得这样高,我们不爬上去能知道树的高度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了欲罢不能亟待解决的困惑和悬念,都想立即学会而后快。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讨论,然后我又参与到学生的讨

4、论之中,给学生讲了关于如何利用金字塔的投影测塔高的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树高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初步掌握正比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二、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合作学习氛围。5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时机,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展所长,协作互补。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时,我首先问学生:“同学们,老师说长方形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你们同意吗?”(手指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说:“不同意。”我又问:“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阐明理由,有一个学生说:“上下两条边看上去比左右的两条边长。”又有一个学生说:“其

5、中两条边明显长一些,另两条边短一些。”接着我又问:“那你们能不能猜想一下,这些边之间到底会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去证明这个结论的对错呢?”学生互相讨论动手操作后,各自有了结论后,交流汇报。在这种学习氛围中,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要求。又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你想把圆拼成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怎样割拼?拼成后的图形与圆有怎样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割拼的方法,并根据拼成的图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在交流时学生各自把成果展示给同伴。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

6、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三、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55教学中要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形成集体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并能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和创新的过程。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在练习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将一些三角形装在一个纸筒里,问学生:“如果仅露出一个角来,你能判断出它是哪一类三角形吗?”一名学生回答:“能判断。如果露出的这个角是直角

7、,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如果露出的是钝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如果露出的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针对这个学生的发言,我又问学生:“你们都同意这个意见吗?”学生意见不一,思维出现障碍,如果我直接说出结论,这样不如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合作交流。于是我说:“他对了一部分,谁能来补充完整呢?”这时,又有一名学生说:“他说得不全对,我来补充。他的前两个说法是对的,第三个说法就不正确。如果露出的角是锐角,那就不一定了,因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中都有锐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