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设计毕业设计

煤矿矿井设计毕业设计

ID:11283227

大小:482.00 KB

页数:77页

时间:2018-07-11

煤矿矿井设计毕业设计_第1页
煤矿矿井设计毕业设计_第2页
煤矿矿井设计毕业设计_第3页
煤矿矿井设计毕业设计_第4页
煤矿矿井设计毕业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矿井设计毕业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目录前言1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2第一节井田概况2第二节井田地质特征3第三节煤层的埋藏特征11第二章井田境界及储量16第一节井田境界16第二节地质储量的计算16第三节可采储量的计算18第三章矿井工作制度及生产能力20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20第二节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0第四章井田开拓方式22第五章矿井基本巷道27第一节井筒与大巷27第二节井底车场30第六章采煤方法32第一节采(盘)区地质条件与选定的采煤方法32第二节确定采(盘)区巷道布置和要素34第三节回采工艺与劳动组织36第七章井下运输与提升43第一节运输系统和运输方式43第二节运输设备44第三节矿井提升48第八章矿井通风与安全50第一

2、节风量的计算50第二节矿井通风系统和风量分配50第三节矿井负压、等积孔和扇风机51第四节安全生产技术措施52第九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1前言一、概况山西阳城阳泰集团伏岩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北西约18km处的芹池镇阳陵村西,隶属山西阳城阳泰集团,行政区划隶属阳城县芹池镇管辖。为了进一步规范煤炭市场、保证煤矿安全可持续发展,使煤炭企业走向集团化、综合机械化,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也为减少煤炭资源浪费,山西省开始煤炭资源整合行动,其中以晋煤重组办发[2009]42号文批复本矿为单独保留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0kt/a。二、设计指导思想在保证矿井设计规模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环节,因

3、地制宜选择生产工艺,系统设计简单实用,设备选型先进合理。力争通过精心设计和科学管理,将该矿井建设成规模合理、安全条件好、机械化装备水平高,见效快、效益好、符合煤矿发展趋势的新型矿井。三、设计主要特点1、矿井以一井一区一面达到900kt/a设计生产能力要求。2、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实现了煤炭的连续运输;辅助运输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矿车运输。3、采煤工艺一采区采用一次采全高的采煤方法外,其他均采用分层综采采煤方法。4、井下巷道均沿煤层布置,有利于进一步探明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情况。5、充分利用了现有井筒、井巷和机电设备。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0kt/a,矿井总服务年限18.7

4、a。2、井田开拓方式:斜井开拓。3、矿井以+589m一水平开拓开采全井田3号煤层,以一个综采采煤工作面、两个综掘掘进工作面保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正常生产接替。4、井下掘进矸石量1kt/a,矿井矸石由矿车提至地面。75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井田概况一、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本井田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北西约18km处的芹池镇阳陵村西。井田范围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35°36′33″~35°38′10″,东经:112°17′30″~112°19′01″。井田南侧1km有芹(池)―张(村)公路通过,该公路向东2km与晋(城)―韩(城)公路相接。井田距侯(马)―月(山)铁路沁水站直距14km,该

5、铁路西连南同蒲铁路,东接太焦铁路,交通十分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二、矿区工农业生产建设概况阳城县经济以农业、煤炭、炼铁为主。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2002年达2844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国民生产总值17000万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137元/人,居民总消费水平2360元/人,农业居民总消费水平1630元/人,非农业居民总消费水平2540元/人。三、矿区电力供应基本情况在矿井工业场地设10kV变电所。两回路10kV供电电源分别引羊泉35kV变电站和武甲110kV变电站。当一回线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线路能担负矿井全部用电负荷。四、矿区水文简况井田内无较大河流分布,仅有一微小溪流,从北向南流入

6、井田南界外1km处的芦苇河,然后由西向东经芹池、町店于八甲口汇入沁河,属沁河水系。溪流均为季节性河流,水量不大,尤其旱季水量甚微,甚至干枯。五、矿区地形与气象751、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太行山和中条山结合部位,属低山区,沟谷及山梁发育,地形切割剧烈,井田内有四条北西冲沟及相间分布的山梁。地势北部高,东部及南部低,最高点为北西部的山梁,海拔1005m,最低为井田南界的沟底,海拔742m,相对高差236m。2、气象本区属东亚季风区温暖半湿润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多风,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据阳城县气象站资料,全年平均气温为11.7℃,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3℃,七月份

7、气温最高,平均为24.8℃。极端最高气温40.2℃(1966年6月22日),极端最低气温-19.9℃(1958年1月16日),年降水量335.2~852.3mm,平均599.19mm,降水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其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70%,年平均蒸发量1735.7mm。结霜期为10月中旬至次年3月下旬,全年无霜期180天。冰冻期为11月上旬至次年2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39cm。风向冬春多为西北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