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遗民水墨画论略

南宋遗民水墨画论略

ID:11312017

大小:3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1

南宋遗民水墨画论略_第1页
南宋遗民水墨画论略_第2页
南宋遗民水墨画论略_第3页
南宋遗民水墨画论略_第4页
南宋遗民水墨画论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宋遗民水墨画论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南宋遗民水墨画论略第30卷第5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社会科学版)Vo1.30No.52011年lO月JournalofZhengzhouInstituteofAeronauticalIndustryManagement(SocialScienceEdition)2011.1O南宋遗民水墨画论略张雷宇(河南教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6)摘要:南宋灭亡后,沦为遗民的一批文人画家眷恋故国,不仕新元,借其水墨画作隐约委婉地表达亡国的哀痛,故国的缅怀,遗民的悲哀.文章结合宋元之交的时代背景,将南宋遗民的水墨画置于文人写意水墨画的发

2、展流变历程中,对其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之定位做了初步探索.关键词:南宋;遗民;水墨画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750(2011)05—0020—04宋帝呙祥兴二年(1279),南宋灭亡.元朝新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与压迫政策,从各方面加强对汉人,南人的镇压和统治.沦为遗民的一批文人画家眷恋故国,不仕新元,隐居山林,吟咏以终.其中的一些代表画家如郑思肖,张炎,周密,钱选,温日观,龚开等人,经历了宋元鼎革之际的历史巨变和社会离乱,目睹了在元人铁骑蹂躏下南方人民的苦难生活,纷纷拿起画笔来,借水墨画作隐约委婉

3、地表达亡国的哀痛,故国的缅怀,遗民的悲哀,一时蔚为大观.一,南宋遗民所处之时代背景南宋的覆灭,较之以其前的国家灭亡,有着质的不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新情形.北宋亡后,南宋犹存半壁江山支撑东南.而南宋覆亡后,溥天之下,率海之滨莫非蒙元所有,如画的山河沦入异族之手,整个华夏民族沦于异族的统治之下.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建立的统一政权.元统治者在攻取江南之时,极其凶残,野蛮.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23(民间疾苦状》云:"自收附以来,兵官嗜杀,利其反侧叛乱,已得从其掳掠.货财子女则入于军官,壮士巨族则殄歼于锋

4、刃.一县叛,则一县荡为灰烬;一州叛,则一州莽为邱墟."l元统一全国后,在政治上推行民族压迫政策,把民众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其中蒙古人最高贵,独揽了政府中的军政大权,南人最下贱,受压迫,受奴役,处于十分悲惨的境地.《元史》卷105(刑法志四》云:"诸蒙古人与汉人争,殴汉人,汉人勿还报,许诉于有司."[23'p26'另外,元朝统治者还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高压政策,统治十分严酷.《元史》卷lO4((刑法志三》云:"诸妄撰词曲,诬人以犯上恶言者,处死."lL2J("另卷105《刑法志四》云:"诸乱制词曲,为讥议者,流."J

5、(p268元代科举考试时行时辍,文人失去仕进机会,社会地位下降,处于社会下层.以前文人所尊奉的"严华夷之辨","以华变夷"的价值观和人生信条被无情的"以夷变华"现实撞击得粉碎,天崩地裂的巨变极大地震撼了他们的心灵.刘辰翁《柳梢青?春感》云:"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人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盈目"铁马蒙毡"横行,充耳"笛里番腔"喧嚣.凶悍粗犷的蒙古铁骑先后灭掉了金,宋两个王朝,落后的游牧文化取代了先进的农业文化.《元史》卷81《选举志》云:"当时仕进有多歧,铨衡无定制.99_2J(p2o'卷85《百官志》云:"侥

6、幸之门多,而方正之路塞,官冗于上,吏肆于下."此外又云:"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2】(p2'卷l9《成宗纪》二云:"各道廉访司,必择蒙古人为使.或阙,则以色目老臣子孙为之,其次参以色目,汉人."心J(p41元朝官吏大多昏庸无能,只知聚敛搜刮.刘敏中《中庵集》卷15《奉使宣抚回奏疏》云:"居官为吏者惟知贿赂."L3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文人画家处于社会的边缘,大量以儒为业的文人沦入社会最底层,穷困潦倒地混迹于倡丐之间.谢枋得《叠山集》卷三《东山书院记》云:"嗟乎!五帝三王相传之真谛竟灭于诸

7、儒道学大明之时,此宇宙间大变也."置身于此"宇宙间大变"时期,身世的沉沦,功业幻梦的失落,人格的:)112,,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作者简介:张雷宇,河南淅,文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副教拨,针冗力lⅡJ刀甲固白1义子.?20?张雷宇:南宋遗民水墨画论略扭曲与自我的迷失使这些文人画家倍感痛苦.沦为遗民的文人画家,目睹壮丽河山已非已有,旧口的美好生活已成为过眼云烟,内心深处对已亡南宋故国的怀念之情油然而生.饱受压迫,奴役,欺凌的遗民画家们纷纷拿起画笔来用所擅长的水墨画作来倾诉对故国的刻骨铭心的眷

8、恋之情,咫尺画幅之间渗透着浓郁的遗民之思,表现出高洁的民族节操和光辉的人格魅力.二,文人写意水墨画之发展流变文人写意水墨画的筚路蓝缕的开创者是北宋的苏轼和文同.作为文人写意画的开创者,苏轼在绘画美学思想方面提出了不少新颖的见解.《苏轼诗集》卷29《书鄢陵王主簿画折枝诗》云:"论画以形似,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