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论叔本华对康德道德法则的批判)

李洁论叔本华对康德道德法则的批判)

ID:11336502

大小:3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李洁论叔本华对康德道德法则的批判)_第1页
李洁论叔本华对康德道德法则的批判)_第2页
李洁论叔本华对康德道德法则的批判)_第3页
李洁论叔本华对康德道德法则的批判)_第4页
资源描述:

《李洁论叔本华对康德道德法则的批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据库】马列、哲学、政治、法律、社科总论2005年【文献号】3958【原文出处】哲学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504【原刊页号】83~86【分类号】B8【分类名】伦理学【复印期号】200509【标题】论叔本华对康德道德法则的批判【作者】李洁【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摘要题】西方伦理思想【正数据库】马列、哲学、政治、法律、社科总论2005年【文献号】3958【原文出处】哲学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504【原刊页号】83~86【分类号】B8【分类名】伦理学【复印期号】200509【标题】论叔本

2、华对康德道德法则的批判【作者】李洁【作者简介】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摘要题】西方伦理思想【正文】  康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一劳永逸地证明了外部世界是作为感觉被人们认识的。自由与必然共存的学说和先验感性论“构成了康德的荣誉花冠上两颗巨大明珠,永在人间闪烁”。(叔本华,第200页)但是叔本华在阅读康德著作的第一眼时就产生了背离他的念头。这是由于他看出康德哲学陷入了困境。“康德认为,道德学原则似乎是根本不依经验及其教训为转移的某种东西;它是先验的,或形而上学的。他承认,人类行为具有超经验的一切可能性的重要意义,所以实际上是引向

3、他称之为悟知的世界,纯智所思的世界,自在之物的世界。”(同上,第140页)在此,人类的性格以二元性的形式显现出来,即经验的与概念的二元性。按照叔本华的观点,康德代表着一种在哲学中不断完善的分裂进程。叔本华在康德的基础上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他将经验的与概念的两个领域置于一种密切的相互关系之中。叔本华式的康德转述实际上是在批判康德道德学由纯粹的先天概念构成这个基础上,进行了一种全新的调解尝试。“经验的”与“概念的”两者之间的截然切断是康德式的分法。叔本华超越了这种划分,他强调了哲学的统一性。叔本华哲学的主要趋势在于揭示并解决由康德

4、哲学所遗留的谜团。  在与康德哲学的笔战中,叔本华基本援引了康德于1785年出版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基础》一书的内容。康德的这部著作与他的其它几部著作相比有许多长处:在这部著作中康德“阐述得准确透彻,简明而有系统,这在他的其他著作中极为少见”(同上)。老年对智力的不利影响在该书中尚看不到蛛丝马迹。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叔本华将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让给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而自己则扮演了修补工的角色。叔本华这部代表作的附录将康德哲学评价为向叔本华哲学过渡的准备阶段。的确,叔本华后来所做的解救康德哲学困境的尝试是成功的。因为他

5、澄清了在这个题目上的所有由错误或臆想所造成的一切混乱,同时从思想链条的混乱中剥离出了事物最内在的人性内核。      一、叔本华对康德道德学命令的批判  首先,叔本华批判康德哲学犯了以假定为根据的错误。康德认为:“在一门实践哲学体系中,我所关注的并不是要找出发生之事的理由,而是要找出关于纵然从未发生、仍应当发生之事的法则。”(转引自同上,第142页)对此,叔本华毫不客气地指出:“这是明显的窃取论题。谁告诉你,存在着我们行为应该遵守的法则?谁告诉你,那应当发生但事实上从未发生的事情?你有什么理由一开始就提出这一假设,并且以后把一个

6、用立法命令辞语表述的,作为唯一可能的道德学体系,强加给我们?”叔本华进一步对康德的先验论定性:“根据上述窃取论题,康德未做任何事前研究,立即在前言(它完全谈这问题)中假设,纯粹道德的法则存在;而且自此以后这一假定一直保持不变,形成他的整个体系的真正基础。”(叔本华,第142页)总而言之,康德犯了“以假定为根据的错误”。(同上,第143页)  其次,叔本华指出一个绝对的责任概念是荒谬的,而这却恰恰是康德道德学法则的根基。例如康德有一个著名的道德命令式:"Dusollt(sie)nichtlügen"(康德的原文如此)。道德命令式在

7、康德之前和当时只有两种来源。第一种来源是与奖惩相挂钩的。洛克认为:“因为,既然假定对人的自由行动订出规则,而不在规则上附加某种善与恶以强制他的意志,这是徒劳的;无论何时,我们假定一项法律,我们就必须也设定某种奖励于该法律以利实施。”(洛克,第33章第6节)与奖惩挂钩的道德命令式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利己主义。第二种来源是神学道德观,例如摩西十诫。自基督教兴起,毫无疑问,哲学伦理学已经不知不觉地为神学伦理学所塑造。康德“从神学道德学中借来这个道德学的命令形式……康德的操作步骤抽象地加以描述是这样:他使那应该是他的第一原则式假定的东西(即

8、神学)成为结论,而把那应该推演为结论的东西(即定言命令)当做他的假定”。(叔本华,第146-147页)康德想给自己的伦理学创建一个独立于上帝意志的基础,一种凭空产生的绝对命令和纯粹义务,既不与奖惩挂钩也有别于上帝意志,而是道德命令式的第三个来源。但是他失败了,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