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相关材料介绍

陶行知相关材料介绍

ID:11339124

大小:6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1

陶行知相关材料介绍_第1页
陶行知相关材料介绍_第2页
陶行知相关材料介绍_第3页
陶行知相关材料介绍_第4页
陶行知相关材料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行知相关材料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陶行知题3、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请你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解题应“两个结合”:和陶行知的理论实践结合,和自己的工作实践结合)“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老的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教育、教师在提高人民素质和促进国家进步发达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反映了陶老投身教育,报效祖国的思想和志向。深刻理解陶老的这句话,必须紧密他们那一代当时所处的历史条件,他们对理想的坚守,执着的追求和独到的教育实践,陶行知是在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涌现出的一位大家。生于1891年10月18

2、日,于1946年7月25日逝世,享年55岁。它有着不凡的经历,名校的高材生,那个时代令人瞩目的“海归派”。1914年,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毕业后他赴美留学,师从杜威、孟禄、克伯屈等美国教育家研究教育。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生活的年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面临厄运、国穷民弱的年代。在中国历史上,不乏忧国忧民的教育家与“传道”、“解惑”、“修身”、“明德”的教育学说。但像陶行知这样,将中华民族解放作为中国教育唯一目的,用思想与行动身体力行做人民教育家却是仅有的。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

3、授、教务主任等职,每月400块大洋,生活得很好。但他毅然辞去大学教授之职,投身乡村教育、师范教育,他说:“我本是中国的一个平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渐渐把我向外国的贵族的方向转移。……经过一番醒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中国平民的路上奔流回来了。”之后,他婉拒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校长之职和金陵大学校长之职,婉拒冯玉祥聘他任河南省教育厅长、婉拒李宗仁邀请他做皖省教育厅长。他一辈子创办了很多学校,从南京晓庄乡村师范实验学校、上海山海工学团、重庆育才学校到重庆社会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创办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他提出的“生活即教

4、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他10对“教育立国”的强调,对新型师范教育的探索,对农村教育的大胆改革,对社会整体改造的尝试,对中外教育经验的合理借鉴等,都为今天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郭沫若称赞他:“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为了纪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安徽、南京、上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省(市)委、省(市)政府批准修建了陶行知纪念馆。陶行知是坚强的民主战士 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洪流中,他是中国民主同盟的中央委员。1936年,他受全国救国会之托,参加世界和平大会,之后连续两年多辗转28个国家宣传抗日。1938年,他去加拿

5、大演讲,在一个宴会上碰到了白求恩,就邀请他到中国来支援抗战。在美期间,他用爱国华侨所捐献的钱款购买了许多医疗器械和药品,转道请宋庆龄女士转交白求恩医疗队,有力地支援了抗战。他为争取民主和平,和国民党独裁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保护过很多共产党学生,在他生命的最后100天,他在上海的工厂、学校、机关、广场发表演讲100余次。1946年7月11日和7月15日,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闻一多先后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亦被列为黑名单的第三名。陶行知毫无畏惧说:“我等着第三枪”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也因李、闻事件的刺激又过深,突发脑溢血,逝世于上海,享年55

6、岁。当日,周恩来推掉所有会议,赶到了陶行知住处。周恩来当即给延安发了电报,他对陶行知的评价是“无条件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民族、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教书育人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10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为人师表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

7、厌的学生。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参阅材料: 2013年3月2日星期六中国教育报陶行知:伟大的启蒙者 编者的话在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史上,曾涌现出这样一些大家,他们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坚守理想,执着追求,并以独到的教育实践,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也为中国教育留下一笔丰厚的财富。当今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或许可以从这些故去的教育大家那里找到启迪和药方。为此,本报“人物版”近期开辟“回望·大家”系列,敬请读者关注。  生平陶行知(1891.10.18—1946.7.25),汉

8、族,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