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教育家成长智慧(下)

寻找教育家成长智慧(下)

ID:11343058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寻找教育家成长智慧(下)_第1页
寻找教育家成长智慧(下)_第2页
寻找教育家成长智慧(下)_第3页
寻找教育家成长智慧(下)_第4页
寻找教育家成长智慧(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寻找教育家成长智慧(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寻找教育家成长智慧(下)2002年9月,任勇担任厦门一中的校长,这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传统。叶飞、方毅、卢嘉锡、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正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面对这样一所曾经有过辉煌的名校,任勇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眼前的责任有多大。但他似乎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那就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作为一校之长,任勇准备与教师们一起弹钢琴协作曲,谱写教育的旋律,他的第一步,就是谱写出学校管理的“三部曲”:“感受一中文化”——“发扬一中传统”——“再创一中辉煌”。我曾为厦门一中写过一篇报道,题目沿用了

2、学校的办学理念:“为发展而教育”。一走进校门,六大大字赫然醒目。这办学理念就是任勇担任校长后经过不断的调研、多方的研讨和充分的论证后产生的。它符合厦门一中历史发展特点,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意在构建学习型、创新型、信息型校园,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和社会发展,为发展而教育。6教育管理宜走向文治,这是任勇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他把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引进校园,融入教育管理之中。他说:“教育管理在许多方面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至少我以为,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应有这三个层次,理想的学生管理,应从人治过渡到法制进而走向文治。换句话说,人治

3、第三,法治第二,文治第一。”华东师大陈玉琨教授对这三个阶段的区别,有一个精彩的说法:“人治”是没有规矩的,“法治”是建立规范的,而“文治”是超越规范的。所谓“文治”的实质,其实就是“人化管理”,就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标的尊重人性的管理。“文治”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任勇认为:“文治”,人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如果说,“法治”是非人性的管理,那么“文治”是人性化的管理。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激励人,开发人的潜力,成为教育管理的关键。基于前面所阐述的观点,任勇在当校长期间,始终把“文治”作为学校管

4、理的第一要素。在厦门一中的校园里,曾经流行着他的一句话:“你有多大的本事,学校就给你多大的平台。”这句流行语让老师们倍受鼓舞,其中有一位叫沈丽珊的老师更是激动不已。她斗胆地给任校长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你有多大的本事,学校就给你多大的平台’,说得太好了。”她相信在这种口号的感召下,一定会有更多的师生在这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上“翩翩起舞”。6就在这个平台上,走出了曾国寿、庄岩、黄建通、任永福等一批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走出了吕南阳、张琦、黄妍妍、李昂达等一批课改名师;走出了蓝福彬、黄雄伟、王淼生、吴旭日、吴宙红等一批金牌教练;走出

5、了钟灿富、许桂芬等拔尖人才;走出了一批善于管理的中层干部、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和班主任,他们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就在这个平台上,一大批学生成为德育之星、科技之星、文艺之星、奥赛之星……这就是“文治”管理之使然。“学校就是一个发展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发展着,教师发展着。学生发展了,教师发展了,学校也就发展了,进而推进社会的发展。”不难看出,此时的任勇内心充满着欣慰,喜悦之情也就溢于言表。把学校建设成什么样的“园”·相信每一个校长都会绞尽脑汁,都会为自己学校的特色和实际量体裁衣。面对这个问题,任勇也有自己的构想。他说:“我们在考虑

6、这个问题时,首先想到要建设学习型学校,就有了‘学习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于创新,于是又有了‘创新型’一中的信息技术在全国很有名气,信息化运用水平也很高,我们又加了个‘信息型’。经过学校论证、专家论证,最后我们把构建‘学习型、创新型、信息型’校园,作为学校一个时期发展的目标。”6那么,学习型学校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模式·富有真知灼见的学校领导班子巧妙地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稍作改动:“人人为学习之人、处处为学习之所、时时为学习之机。”很快,学习之风气充溢着校园。任勇是一个“学习型”的校长,他来厦门一中之前,就已经出了60多本书

7、。来厦门一中之后,他又忙里偷闲,边干边学边写,又出了几本书。他每出一本书,都会送给全校老师。同时,他还有一个期望,就是希望老师来看他时也能送给一本自己写的书。希望老师们每人至少出版一本著作。任勇曾对我说过,他家的书橱其中有一个起初是摆满了自己的书,他期待着老师到他家能把自己出的书送给他,然后他就把自己的书也回赠给老师,几年后,他就希望书橱里原本是自己的书,最终成为老师的书。他认为,这就是“校长的文化期待”;他深信,“一个爱书写书的校长必将造就一所书香校园。”任勇告诉我:他在给老师们第一本书时,在每一本书上都会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教室

8、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他说:“我送给大家一本书,是期望大家他日能送给我一本书,是希望大家都成为那颗永远闪光的恒星。”6厦门一中是一所省级重点学校,但学校并没有一味地贯输应试教育,任勇在任期间,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