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ID:11345942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_第1页
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_第2页
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_第3页
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_第4页
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做好民生新闻摘要:新时期,传媒生态发生重大变化,民生议题成为舆论中心。民生新闻的传播形态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该文从内容议题、报道立场、价值取向和传播形态四个维度探析民生新闻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策略,旨在构建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进路,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关键词:新媒体民生新闻传播策略当前,传媒生态发生重大变化,新媒体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新闻传播无形中存在一个新的语境。在传统语境中,官方话语和媒体话语居于主导地位。在新媒体语境中,民间声音逐渐响亮。在网络空间里,交流与互动更加便捷、频繁。混杂的信息、观念和情绪漂流其中,形成“发酵剂”,随时可能引爆

2、和裂变,产生强大的舆论景观。真相的全景化与碎片化同时存在,一方面,无数个自媒体在不同时空还原事实真相;另一方面,假象游离期间,事实变得捉摸不定。有时谣言很猖狂,真相很受伤。网络围观改变事件走向的传播形态日益常态化、规模化。民生问题、民情民意是新媒体时代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都很关注的议题,如果处理不当,极易成为引爆舆论与情绪的导火线。6民生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因为它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处理不当则会危及稳定大局,因而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民生成为舆论场的高频词。显然,能否改善民生状况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但是,民生新闻的功利

3、意识和商业倾向也造成诸多传播问题和社会问题,在新时期必须加强自我修复和愈合,才能有利于发挥媒介的社会功能。一、内容议题:建构合理的民生题材版图6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民生问题不断涌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民生问题,为民生新闻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民生新闻创新首先要从题材入手,从四个向度拓展民生题材宽度:一是尊重民众生命、倾注人文关怀;二是重视民众物质资料的分配、消费以及生活方式的现状与追求;三是关照民众生存状态、权益权利、幸福指数的现实图景与变化指向;四是关注与民众权益高度粘合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制度、政策、方略以及政局态势、社会风气等。

4、长期以来,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交集过大,题材单一,分量不足,学者诟病为“鸡毛蒜皮、鸡鸣狗盗、一地鸡毛”。表征为民生问题浅表化、深沉命题娱乐化、社会现象庸俗化,建设性建议少。因此,民生新闻要拓展议题边界,建构一个小民生与大民生合理匹配的题材版图,将视野转向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大事”,包括就业、教育、分配、社保、住房、医疗、腐败等。从小民生题材中尽可能提升公共新闻品质,如“躲猫猫”事件推动了国家赔偿法的修订。从大民生题材中,采用平民视角、民生话语进行编码与解读,开展政府和民众的对话,通过信息沟通,化解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新媒体为民生题材的拓展提供了多种信源渠道。二、报道立场:立

5、足平民本位,叠化多维视角平民本位要求民生新闻要有民众立场和平民视角,观察新闻事件以及新闻报道要秉持平民姿态和情感指向。新闻工作者应与百姓心灵相通,聚焦普通人和弱势群体的民生状态和民生问题。例如,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呱》栏目,主持人小么哥以一种十分亲民的形象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和大家“拉”新闻,从百姓角度来解释、评论一些新闻事件,具有亲和力,深受山东人民喜欢。6但是,一味强化平民视角而忽视其他视域,最终难以真实再现民生图景,甚至出现对立情绪,引发民众怨气。因此,要真正实现平民本位的报道立场,就要叠化多维视角。既要从平民的角度和诉求进行报道,也要再现官员的意见和行动,知识分子等精英

6、阶层的解读与分析;既要表达百姓求解的迫切意愿,也要呈现事态的复杂背景和责任主体的行动境况,在信息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中,达成理解,形成共识,而不是先入为主地由情感倾向导致传播偏见。反之,就会产生不良社会效应,比如“小悦悦”事件,当我们在指责社会道德沦丧的同时,也需要拷问媒体在持续传播类似事件的单一视角。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为报道的多维视角提供了平台。三、价值取向:追求主流民本价值民本价值是以民本思想和民本意识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先秦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民生思想之源。当下,“以人为本”的民生思想成为全社会的6共同理想和价值标准。民本价值取向体现在政策文本和行动方略要有利

7、于公众的生存与福祉,正如党中央提倡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但是,由于民众个体利益和需求是多元的、混杂的,民生新闻传播出现了价值偏差。建构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背离社会良性诉求,可能获得短期利益,但长期则有害于民众的正当诉求和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新媒体语境中民生新闻的民本取向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新闻的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大局意识、主流意识、发展意识和体现时代精神,关注民生发展的主流问题,反映民情民意的主流脉动、成为社会主流人群所倚重的资讯来源和思想来源。在选题策略上,进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