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

浅谈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

ID:11376489

大小:2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浅谈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_第1页
浅谈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_第2页
浅谈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_第3页
浅谈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_第4页
浅谈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摘要: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易市场、客运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此类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的显著特点就是人员密集、电气负荷大,可燃装修材料多。近些年,此类场所屡屡发生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住。笔者就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公析,并结合消防监督工作的实际,对此类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及预防对策进行初步探讨。关键词:火灾预防对策1、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分析1.1人员聚集,应急疏散困难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密集,大部分场所存在不同程度的消

2、防安全隐患,有的宾馆、饭店缺少安全出口,商场、集贸市场货物挤占安全通道,客运高峰期的候车室人员拥挤,在平时检查中发现有些经营单位为了便于管理,经常锁闭部分安全出口,堵塞疏散通道。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旦发生火灾,极容易发生拥挤而导致发生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1.2用火用电量大,危险性高6公众聚集场所一般都会有大量的电气设备。有的场所营业时间长,用电设备长时间连续运转,处于过负荷状态,而设备及配备设施的隐患检查技术性高,难度大,有问题很难及时发现,从而使电气线路过载、使用不当造成火灾事故。1.3可燃装修多,火灾荷载大按规范要求,公众聚集场所室内装修,墙面采用的材料不低于B1级,顶棚采

3、用的材料为A级。在检查过程中,很多场所大量采用木板、纤维制品、聚氨酯等进行装修,增加了火灾荷载,有的场所棚上采用木龙骨装修,虽然采用石膏板挂面,但很难达到A级要求。一旦发生火灾,装修材料将会起到助燃的作用。1.4产生大量有毒及高温烟气,不利疏散及扑救商场市场内商品种类多,大量的棉、麻、毛、化纤织物、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及高分子装修材料起火后,产生大量的烟雾,使能见度低,并且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如氰化物、一氧化碳等,使被困人员在短时间内中毒窒息,无法逃生,同时给扑救也带来极大困难。2、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设置要求2.1总体布局6公众聚集场所宜设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物内,不得

4、设置在文物古建筑和博物馆、图书馆内,并应远离加油站、加气站、液化石油气站及化学危险品工厂和仓库,此类场所与其他建筑相毗连或附设在其他建筑内时,应按照独立的防火分区进行设计,设置在商住楼内时,其安全出口与住宅的安全出口应分开设置。2.2防火分隔防火分隔是通过阻火技术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包括划分横向防火分区和垂直防火分区。划分横向防火分区的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卷帘等,划分垂直防火分区的有防烟楼梯、封闭楼梯、耐火楼板、防火挑檐,管道井封堵、上下楼层间的窗间墙等。对于公共聚集场所,一、二级耐火等级防火分区最大允许的面积为2500平方米、三级的为1200平方米、四级的为600平米

5、方、地下半地下的为500平方米,其中娱乐场所在地下一层层或者四层及四层以上时,一个厅室的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并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不低于1小时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厅室的疏散门为乙级防火门。防火分区内必须设置防烟分区,防烟分区的设置原则,既要满足规范规定又利于防火排烟,且室内具备良好的通风排烟环境。2.3安全疏散一是确定安全出口数量。建规规定一个防火分区内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应根据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有特别条件时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应分散设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

6、离不应小于5米。6二是确定疏散总宽度。确定了公众聚集场所建筑物内容纳人员数量就能确定安全疏散总宽度,通过实验每分钟0.30M宽度疏散21人,每股人流宽度为0.55M,其疏散速度为37人/分钟。有了以上数据即可计算出单位数量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疏散允许的最小宽度,一般用百人宽度指标B来表示,即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疏散所需要的疏散宽度。三是确定疏散距离。按建规的相关要求,要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其距离为40米,三级的为35米,四级的为25米。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一二级耐火等的建筑距离为22米,三级为20米,四级为15米。2.4电气设备防火在

7、场所内,应计算最大使用负荷,在安装配备时应留有足够的余量,对发热的用电器具,要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灯具功率不宜过大,灯具下面不应放置可燃物品。电气线路应穿金属管保护,接头处应固定连接,并应保护至用电器处。2.5警报系统设置6由于公众聚集场所的特殊性,人声杂、噪音大,空间大,一旦发生火灾,仅仅依靠广播系统是不够的。尤其是娱乐场所,在设计时应设计声音视像警报系统,一旦发生火灾,保证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将房间内的画面音响消除,播送火灾警报,引导人员紧急疏散。3、火灾预防对策3.1严格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场所的法人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