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走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困境论文

试谈走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困境论文

ID:11391396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试谈走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困境论文_第1页
试谈走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困境论文_第2页
试谈走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困境论文_第3页
试谈走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困境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谈走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困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谈走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困境论文大学生就业成为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产品的“出口”直接反映了高等学校的“人口”。在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下,在学生即将完成社会角色转换的大学阶段里,就业指导工作始终是大专院校学生工作大学生就业成为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产品的“出口”直接反映了高等学校的“人口”。在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下,在学生即将完成社会角色转换的大学阶段里,就业指导工作始终是大专院校学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然而绝大多数却是因循守旧的思路和模式;同时,对就业指导工作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应该做些什么,并没有清晰的思路

2、。应对市场经济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更新时代观念,走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困境,势在必行。笔者根据就业指导工作实际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在校生、电话访谈往届毕业生、信息搜集、召开各类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对己毕业和即将毕业的部分同学及用人单位进行了调研,其中调查问卷共发放1001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957份,调查专业涉及中文、计算机科学与教育、教育技术、物理、应用电子、汉语言文学教育、小学教育等七个专业。现就调研情况归纳分析如下。一、就业指导的现实性—层出不穷的问题毕业生整体素质呈滑坡趋势:首先,我国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学校基本建

3、设及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跟不上飞速发展的要求,部分学生人学分数较低。其次,学生受社会风气、网络等影响,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再次,学生专业技能的欠缺以及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轨,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有所下降。一些专业课设置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器要:一是职业发展所需求的专业课程未经涉及。二是相当一部分专业课程的设置不甚合理,社会上不需要或需求量很小,而我们却依然开设了且课时较长。三是开设课程出现滞后。比如:现在最流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是windowsxp和linux,而我们的计算机课本仍停留在DOS和windows98的教

4、学中。四是重理论轻实践,学的东西用不上,且动手能力差,这就造成了学用不一致的矛盾。如果不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就将面临困境,从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教育的严重失误。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着偏差:一是就业期望值过高。我们的学生在中小学就被灌输着考上大学就身价倍增,就会拥有“铁饭碗”的思想。致使很多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理性、正确地估价自己,使不少的毕业生不愿去艰苦地方,不愿去基层。人为的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困难,形成了毕业生就业“有岗”无人去,“无岗”却硬往里钻的局面。二是就业范围过窄。在“你首选的就业单位是什么”

5、的问卷中,有高达55.4%的学生选择的是中小学,22.07%同学选择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8.92%选择到国有企业,选择到私企和自己创业的加起来只有13.51%同时,在问卷中反映出学生乡土观念过重,“择业时,你会选择的就业地区是哪里?”,有47.89%的同学选择的是家乡或就近地区,把就业单位局限于家乡这一小块地区,自然大大减少了就业的机会,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与个人价值的实现。三是依赖性强。在“你认为在应聘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有哪些”的问卷中,综合素质、实践经验与社会关系名列前三位。这就出现了一对矛盾,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实质都

6、是一个人的能力问题,而社会关系则是靠关系,有投机取巧之嫌,能力与关系孰重孰轻,谁能最终决定就业成功,作为社会问题的确令人深思。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滞后:在现阶段,我们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注重了上几节就业指导课,开几场座谈会、报告会、供需见面会,做做就业政策、形式的讲解与分析,而同学最关心的招聘信息却得不到及时的传达、传递,很多毕业生只能通过参加招聘会或到网上自己去搜集招聘信息。就业服务信息的滞后,使我们面对的用人单位局限于本校的招聘会和邻近地区,眼界极不开阔。因此,有组织、有目的、有分析、定期的公布全国各地人才交流市场的招聘信

7、息,应该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来抓,做到有的放矢,面向全国,面向各大中小企业,面向传媒机构,而不是仅仅只在省内作出选择。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全程指导: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全局观念,统一规划,全程指导,不能时断时续,想到什么做什么。大多数就业指导工作是在毕业前的一两个学期进行,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由于时间短,针对性不强。效果亦不明显。再就是就业指导的形式过于单一。通过与学生的座谈,学生迫切希望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因此,我们要真正做到就业的全程指导.就应把就业指导列为必修,纳人教学轨道,安排

8、专职老师讲课满足学生需求。二、就业指导的策略性一有效的施措1、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首先“名师出高徒”。加快培养步伐,多方引进人才,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意识、创新精神、超前意识的教师队伍。让大师、名师成为学校的一面旗帜,从而带动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高素质的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