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住宅楼施组

廊坊市住宅楼施组

ID:11400200

大小:236.0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7-11

廊坊市住宅楼施组_第1页
廊坊市住宅楼施组_第2页
廊坊市住宅楼施组_第3页
廊坊市住宅楼施组_第4页
廊坊市住宅楼施组_第5页
资源描述:

《廊坊市住宅楼施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河北省廊坊市大家新城B1,B2,B7#楼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单位:廊坊市大家商业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北京城建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人:职称:审批人:职称:54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北小营村大家新城B1、B2、B7#楼工程,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廊泊路于廊霸路交汇处,沿廊泊路侧红线约430米,沿廊霸路测约380米,沿永定河护路河提侧红线约430米,本施工范围包括B1、B2、B7#住宅楼,建筑面积30937㎡,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十六层,高度46.76M,其中B7#45.50M。二、编制依据本

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如下:1、工程的招投标文件;2、施工图;3、国家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建筑与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我公司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能力和历年建筑施工经验;三、编制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北小营村大家新城B1、B2、B7#楼工程的土方开挖、打桩施工、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各分部分项工程和关键施工环节的施工会在施工前单独编制详细的施工技术措施,从而形成完整的施工技术资料,以便指导施工。54第二章工程总体目标一、工期目标:2010年12月10日开工,2011年月日竣工。二、质量目标:符合《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

3、第三章施工部署及平面布置一、施工总流程:本工程面积较大,工期紧张等特点,所以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按流水段安排生产任务,逐段连续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各单体工程遵照“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确定施工流程。其中水、电设备安装,室外总体、屋面及防水在主体装修过程中穿插进行。二、施工段划分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工期要求,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效率,将本项目工程划分每段为二个流水作业面施工。根据网络计划安排各施工组穿插施工作业。搞好土建工作配合,组织充足的劳动力,开展质量评比和竞赛活动,力争提前或按期完成施工任务。三、施工流向及施工顺序结构施工时,

4、地上各层施工流向依次渐进。各部分的施工流向及施工顺序如下: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基础打桩筏板基础-------钢筋绑扎------基础模板支设-------砼浇筑楼地面工程、内外墙装饰工程等竖向施工流向为自上而下;施工顺序为:内外墙体抹灰楼地面垫层墙面刮腻子、粉刷54门窗工程的竖向流向为自上而下,采用后塞口方式,待抹灰完成后进行。屋面工程施工顺序:基层处理保温层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屋面四、劳动力组织及分工施工现场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下设多个土建作业队及水道、电气安装队,具体任务如下:1、土建队:负责施工区的主体结构施工。年度劳动力配备计划表人数:260人

5、(指高峰期人数)工种、类别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人)瓦工木工钢筋工砼工架子工普工水电工防水工抹灰工油漆工基础土方40基础结构1040302040主体结构施工1012060102020装修第四章重要部位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54一、建筑物定位测量(一)建筑物定位按照建筑红线和定位标点对建筑物进行定位。1、在现场进行座标点、水准点的定位控制轴线交接。测量人员对已测设的控制轴线进行复核,并做好护桩。2、根据定位控制线进行放线。(二)建筑物的测量放线1、±0.000以下标高投测采用水准仪从临时水准点直接投测到各施工点。轴线定位用经纬仪由控制桩向基底

6、投测。在基础梁垫层浇筑后及基础梁、板浇筑完后分别弹出轴线位置。2、地上施工放线标高测量:各楼层标高控制点用钢尺从此标高控制点直接测量,复核准确后作为该楼层标高基准,用水准仪抄平。标高基点引测不少于3个,以便校核。3、标高测设:±0.000以上用钢尺沿轴线传递孔向上引测,各层拆模后在墙、柱上测设+50线。(三)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方法沉降观测点布置在建筑物的角点的两侧,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使用NA2型精密水准仪配合铟瓦数码条形尺,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网布设成闭合线路。观测时必须做到“四定”: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观测线路、固定观测时间。地下基础

7、施工完毕后,在首层相应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将基础沉降量和地上结构施工完的沉降量进行累计,得最终沉降量。沉降观测频率在基础地下柱墙开始施工前就开始观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每完成一层观测一次。建筑装修时,本工程每一个月观测一次。54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若最后三个周期观测中每周期沉降量不大于2√2倍测量中误差,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周围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及地下水位有较大变化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4、主要技术措施(1)每层结构放线后,按规定验线,并填写验线记录。(2)每层支模后,进行二次放

8、线,复核结构平面尺寸及墙柱筋位置是否正确,并及时调整修复。(3)测量精度要求:标高测量偏差:层间±10mm,全高±30m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