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火灾疏散逃生资料

家庭火灾疏散逃生资料

ID:11486291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家庭火灾疏散逃生资料_第1页
家庭火灾疏散逃生资料_第2页
家庭火灾疏散逃生资料_第3页
家庭火灾疏散逃生资料_第4页
家庭火灾疏散逃生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庭火灾疏散逃生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家庭火灾疏散逃生资料谨记事项:(1)遇事沉着冷静,切不要乱撞或盲目跳楼。(2)熟悉环境,暗记出口,人只有沉着冷静,才能想出好办法。(3)简易防护,小心烟雾毒气,宜匍匐式前进。(4)扑灭小火,惠及他人,但要防止引火烧身,一旦身上衣服着火,最要紧的是设法先将衣服脱掉,若来不及脱衣,可就地打滚灭火,也可让他人向身上浇水或用灭火器灭火,还可用湿棉被、湿毯子、湿麻袋等把身上的火包裹起来,使火熄灭,切不要乱跑或用可燃物拍打。(5)被大火封在楼内,缓晃轻抛,寻求外援帮助。充分暴露自己,才能有效拯救自己。(6)辨明逃生方向,迅速撤离,应尽可能往下跑,因为火是向上蔓延

2、的。(7)不入险地,不贪财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8)善用通道,不入电梯,高层住户可滑绳自救(9)跳楼有术,虽损求生注意事项:1、切忌慌乱,判断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方向逃生。2、切勿使用升降设备(电梯)逃生。3、切勿返入屋内取回贵重物品。4、夜间发生火灾时,应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顾自己逃生,并且尽量大声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人员分工:大人负责辨路,带领幼儿逃出火场妇女准备好急救箱,并将食物与急救箱携带出火场儿童与老年人互相搀扶下楼梯低层住户首批撤离,发动求救,拨打110、119高层住户退至顶楼,等待救援逃生:一、避免火、烟之危害1、以湿

3、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势,以减少吸入浓烟。2、于无浓烟的地方,将透明塑料袋充满空气套住头,以避免吸入有毒烟雾或气体。3、若逃生途中经过火焰区,应先弄湿衣物或以湿棉被、毛毯裹住身体,迅速通过以免身体著火。4、烟雾弥漫中,一般离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残存空气可以利用,可采低姿势逃生,爬行时将手心、手肘、膝盖紧靠地面,并延墙壁边幽缘逃生,以免错失方向。5、火场逃生过程中,要一路关闭所有你背后的门,它能减低火和浓烟的蔓延速度。二、各种逃生方法1、绳索自救法:家中有绳索的,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档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过程中,脚要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

4、尽量采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2、匍匐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3、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4、棉被护身法: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5、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6、被单拧结法: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

5、成条或拧成麻花状,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7、跳楼求生法:火场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但要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脚点,并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等抛下做缓冲物。8、管线下滑法: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9、竹竿插地法:将结实的晾衣杆直接从阳台或窗台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层平台,两头固定好以后顺杆滑下。10、攀爬避火法:通过攀爬阳台、窗口的外沿及建筑周围的脚手架、雨棚等突

6、出物以躲避火势。11、楼梯转移法: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12、卫生间避难法: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万不要钻到床底、阁楼、大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烟气。13、火场求救法: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条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14、逆风疏散法:应根据火

7、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15、“搭桥”逃生法:可在阳台、窗台、屋顶平台处用木板、竹竿等较坚固的物体搭在相邻建筑,以此作为跳板过渡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