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2017

今年两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2017

ID:11487453

大小:3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2

今年两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2017_第1页
今年两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2017_第2页
今年两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2017_第3页
今年两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2017_第4页
今年两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2017_第5页
资源描述:

《今年两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201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今年两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2017  2017年全国两会将于3月召开,今年的两会将会有哪些热点话题呢?以下是CNrencai小编收集整理的今年两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2017,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今年两会召开时间和结束时间2017  每年,两会都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随着距离全国“两会”的召开越来越近,市场已经开始布局。  2017年,全国“两会”,即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开幕[1]。届时,两会将对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财政货币政策、供给侧改革等作出重大部署,这将对未来经济和大

2、类资产产生深远影响。  历年来,“两会”都是热点形成或者强化的契机,而“两会”既包括经济方面的热门话题,也涉及食品安全、就业、社保、医改、教育、环保等重大民生问题,市场则随着热点而动。国泰君安(-%,买入)指出,“两会”前后是A股行情的窗口期。因由于学习效应,“两会”前投资者对“两会”传统热点板块的政策预期会率先启动,带动相关受益行业提前启动并取得优异回报。  广发证券(+%,买入)史庆盛也认为,从历史数据来看,A股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两会日历效应,在两会前1个月有明显的上涨行情且小盘风格明显。  Q1近5年来,两会的热点话题有哪些?  国泰君安分析师张华恩表示,

3、“两会”受到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历来是热点形成或者强化的温床。“两会”既包括经济方面的热门话题,也涉及食品安全、就业、社保、医改、教育、环保等重大民生问题。  由于部分问题短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在“两会”上一贯受到热议,成为“两会”的传统热点。另外,在两会期间还会出现不少惹眼的议案,引发媒体争相报道,成为新的热点。[3]  数据来源:人民网(+%,买入),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国泰君安指出,由于学习效应,“两会”前投资者对“两会”传统热点板块的政策预期会率先启动,带动相关受益行业提前启动并取得优异回报。部分契合中央和地方施政重点的主题投资甚至贯穿全年,成为奠定全年胜局

4、的桩基,如2014年的“一带一路”、2015年的“互联网+”都从两会前后开始启动,走出了全年行情,而2016年的“十三五”几大主题则在两会前后形成了年内最凌厉的攻势。  Q2预判全国两会热点:今年已结束的地方“两会”在关注哪些话题?  2017年中国的地方“两会”早已在全国“两会”前于1月7日陆续召开。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为预判2017全国“两会”热点提供了重要线索。  通过梳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国泰君安的张华恩发现,供给侧改革、混改、环保、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地方“两会”的四大核心议题。  国君称,持续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抓好“去产能”依旧是各

5、地2017年工作重中之重。另外,“核心”的确立更加有利于政令畅通推进改革,政治周期背景下,地方政府贯彻中央意志的驱动力更强,国企改革将以混改作为突破口,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实现突破。  此外,环保在19省市政府工作报告均有涉及,2017年地方“两会”一大看点正是将“治污减霾、环境治理、绿色发展”作为最主要议题之一。  新热点方面,“农业供给侧改革”从去年提出以来已获地方“两会”积极响应,大概率将成为全国“两会”热门议题,并有望成为贯穿全年的热门主题。  Q3“两会”的议程及关注重点是什么?  两会期间,应重点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央和地方预算报

6、告。另外,每年两会期间都将召开多场记者会,由各部委负责人回答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也值得重点关注。  Q4两会前瞻:预计2017年两会有哪些重点?  通过对比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和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国泰君安认为,2017年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在稳的前提下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继续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深化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供给侧改革工作中钢铁、煤炭去产能仍排在第一位,国企改革以混改为突破口,将在七大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农业结构调整明确为从供给侧出发。  方正证券(+%,买入)任泽平预计,2017年目标设定:GDP

7、为%左右;CPI为3%左右与与去年持平;M2为12%,比2016年降低1个百分点;赤字率为3%与去年持平。政策从稳增长转向防风险和促改革。[4]  任泽平称,财政政策积极有效,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稳增长在2017年的压力有所缓解,2016年初以来名义GDP增速小周期复苏。2017年货币政策强调稳健中性,已经转向事实上的中性偏紧,先后上调公开市场利率。一季度信贷社融超预期,资金脱虚向实,投资需求恢复,央行进行窗口指导。政策从稳增长转向防风险和促改革。  此外,任泽平认为,政策从稳增长转向防风险和促改革。  1)防风险去杠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体现在房地产调控、债市

8、去杠杆、险资监管新规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