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原则

浅谈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原则

ID:11490065

大小:27.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2

浅谈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原则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原则  摘要: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其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如何根据学校的情况来满足学生需求的音乐课程开发上,应在实践中注意要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兼顾、从分散教育实践到课程化、传统与现代的多向交汇、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需求的协调、注重多元文化音乐的融合、活动化与学科整合的课程模式等几个方面的理论要素。  关键词: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原则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开篇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提出:“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

2、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由此,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本研究认为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兼顾  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切实体现学校办学的哲学思想和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要,从课程管理的角度来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改变了过去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时代,赋予了学校一定的课程管理权利。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从学生培养的层面来说是为了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进而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发展。由此,校本课

3、程开发必须基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必须基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切实遵循发展性教育教学理念,在最近发展区内多元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和潜力。因而首要遵循的是《课标》,以作为小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的准绳。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属于课程管理三级体系的落脚点,其目的是实现从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材观到课程观的转变,实现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有效运用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实现综合发展。这里所要把握的是教师的课程标准依据,改变只有教学大纲,只有教材现实中语言学意义上的不同文本解读式教学,而走向培养核心准则的多样化选材。因而,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4、,也是促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的需要。从当前的发展现实来看,校本课程开发其体现的是学校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现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是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从分散教育实践到课程化  事实上,学校教育教学中一直都很重视音乐对学生的教育性作用,除了国家规定的音乐课程之外,还有其他的各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电台、广播、文艺活动等,形成现实性的音乐教学现实,一种更多指向政治权力活动化的音乐教育作用,虽然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的作用,但实质上是背离音乐教育教学的本真目的,培养学生的基础音乐素养――音乐审美感或者说音乐律动感。反思这样一种现实,就是没有将学校音乐教育课程资源形成体系。其中,校本课程

5、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进一步可以明确认为是“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对学校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进行选择、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过程。”由此,为了推动音乐教育的最大育人目的,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首先实现将分散的教育实践活动做系统性的课程化体系构建,围绕着核心教育目标建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不仅仅将其停留在实践活动层面或者是音乐课程资源选择层面,而应确实按照课程的开发程序实现规范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中学校在评估学生需求、学校

6、资源、社区资源、地方资源等方面也尤为重要。  三、传统与现代的多向交汇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也是人具有的社会属性,人总是历史地存在的,传统的文化衍生过程是人的复杂性所在。在现代社会教育中,其中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在传承历史文化的过程中进行持续发展创新。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因为传统中具有丰富的营养,能促使我们更好地发展,正如“读史使人明智”。《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涵盖内容繁杂,无法做到一一兼顾,而音乐校本课程正起到了补充作用,将其中的部分内容实现课程化体系的开发,从而促使有效学习。传统音乐对现代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的流行音乐中有一股中国风的潮流,正是在现代音乐中加入中国传统音乐元

7、素,从而使音乐呈现出新的文化取向。同时,传统音乐要想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存在的土壤,与现代音乐进行有效融合,互相汲取营养,方能找到新的市场环境。因而,在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重视和关怀传统音乐、民族历史音乐的传承过程中,探讨其与现代音乐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的价值。  四、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需求的协调  当前的音乐教育实质是以精英化发展为主流,很多课程设置特别是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不是基于培养学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