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阳光校园建设规划

兴义市阳光校园建设规划

ID:11527686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2

兴义市阳光校园建设规划_第1页
兴义市阳光校园建设规划_第2页
兴义市阳光校园建设规划_第3页
兴义市阳光校园建设规划_第4页
兴义市阳光校园建设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兴义市阳光校园建设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兴义市阳光中学校园建设规划校园是学校精神、学术和文化的物质载体,校园建设是学校总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创建在省内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完全高中学校为目标,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为依据,以科学定位校区功能,充分体现校园文化氛围为重点,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确保建设质量,使建筑与环境相协调为原则,进行校园建设。(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校园建设规划、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师生的需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充分考虑人文景观设计,融入人文思想,为师生创造更加宜人、恬

2、静、自热、和谐的环境。使他们置身其中,工作生活更加舒适和愉快,进而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同时在设计当中注重功能分区,方便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给予以舒适、健康和艺术的享受。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校园建设规划中,针对校园内的建筑、环境及配套设施等,做到设计超前、功能先进、使用灵活、扩展方便,规划结构要做到多样、协调、富有弹性,以满足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坚持“整体布局”原则。围绕校园轴线,科学分区,合理布局。教学区要营造整洁、安静、雅致、勤奋的文化氛围;办公区要营造高效、务实、勤政的文化氛围;学生生活区要营造温馨、和谐、文

3、明、整洁的文化氛围;运动区要营造轻松活泼、充满朝气、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园林景观要以绿色、自然为主调突出我校特色,是建筑物、绿化带或景观之间、各功能分区之间相互协调,保持相对整体感。4.坚持“个性化”原则。在规划中借鉴但不仿效,传统而不拘泥。要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将“山景引入校园”、“建筑融于园景”,使多种生长植物与园林景观相互融合,整体风格上凸显学校特色。结合学校功能分区,栽种不同植物,充分体现学校“省园林式单位”的鲜明特色。(三)建设目标与任务把学校建设成具有绿色的生态林式校园;把学校建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中学生培养及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4、。据此,提出以下建设任务:年度1、征地()亩建设项目名称备注20132、教学楼4楼。分别为高中教学楼16-20个教室,初中教学楼16-20个教室,八年级教学楼16-20教室,九年级教学楼16-20个教室3、校门建设、围墙建设4、建文化型校园5、标准足球场及四百米跑道,8个篮球场,四个排球场,若干个乒乓球台及配套设施6、食堂建设(能容纳3000-4000人的分层、分类食堂)7、学校绿化系统建设8、建设、建学生公寓八栋,总平方:9、建科技楼(实验室10个、通用2个、信息4个、艺术6个等)10、建图书馆一栋,总面积:11、建教师宿舍楼、服务娱乐中

5、心。二、建设规划(一)发展规划校区占地200余亩,学生规模为稳定在3000-4000之间。(二)建设理念及功能布局1、建设理念(1)建设生态化、环境型校园。校园规划因循自然环境之特点,以生态手法和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构建天然景色,形成绿树成荫、风景秀丽,融假山、水、绿于一体,环境宜人,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高中校园。(2)建设数字化校园。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可视化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运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建设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数字化校园。(3)建设文化型校园。规划设计充分考虑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功能要求,在物质环境处理上

6、强调对儒家文化的暗示、隐喻和诠释,让学生在环境中能够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使儒、道理念内化为学生的行动指南。根据学科特点,设计风格多样的建筑群,建设建筑艺术与校园文化融合统一的校园;通过绿地、水体、步行道的连接,形成校园的公共交流空间组织体系,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境。(4)建设可持续发张的校园。校园内新建建筑、设计超前、功能先进、使用灵活、扩展方便,与环境协调为原则适应未来学校的发展。2、结构布局和功能要求规划根据各功能区的相互关系进行用地布局和安排,以教学科研区为核心,将校区分为八大功能区:理论教学区、科技实验区、办公区、体育运动区、学

7、生生活区、休闲生活区、教工生活区和教育附属设施区(停车场等)。(1)理论教学区(教学楼)。作为公共课程的教学平台,将教室分部和年级集中布置,以促进学科交叉渗透和资源共享,提高使用效率。(2)教学实验区。重点搞好实验室(含通用教室)、音乐室(含舞蹈教室)、美术室、微机室建设工作,强调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学校的标志性建筑。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适应未来教学实验功能的发展变化。(3)学生生活区(学生宿舍、食堂、锅炉、浴室、超市等服务用房)。以便于生活、便于交通、便于管理、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学生需要为目标按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模式运行。(4)教师生活区

8、(宿舍楼、服务娱乐中心等)。建设生态化、高品位、康居型的教职工生活园区。(三)基础设施1、给水。建设超前的供水管网,发挥应有供水优势,保证清洁、生态的供水水源。2、排水。针对夏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