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途径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途径

ID:11530861

大小:2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途径_第1页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途径_第2页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途径_第3页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途径_第4页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途径  摘要:本文从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质疑;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质疑;指导学法,让学生会质疑;明确目的,给学生正确释疑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关键词:质疑;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指导学法;释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在质疑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数学知识,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自主求知的能力。所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成为广大教者的共识。问题摆在眼前,但如何培养呢?本人就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质疑  教师

2、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发现因素,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比较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景,有意识地设置矛盾,激起学生的认识矛盾冲突,把学生的兴奋点转移到教师所提供的新知背景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例如,在“相遇问题”练习课上,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已知小明每分钟走60米,小红每分钟走55米,现在两人从相距200米的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经过2分钟两人相距多少千米?”由于学生已有了相向而行例题的解题经验,很多同学列式为(60+55)×2-200=30(米)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不能这样解答,因为这道题中没有告诉小明和小红行走的方向,刚才大家的解答只是小明和小红是同时面对

3、面走的一种情况。假如,小明和小红是同时背对背走呢?那列式可就不是这样了。”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地点点头,我及时表扬了他,并请大家想象他们的行走方向,画出线段图后再进行解题。  我在这里是有意隐去了行走方向,埋下伏笔,为学生留有质疑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课堂上学生不满足于现在的答案结果,通过你争我辩,敢于提出“向背而行”,“你追我赶”等与众不同的多种行走方式,从多角度读懂应用题,解答应用题。通过这样的环节,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质疑的情境,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创新能力。  二、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质疑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

4、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  例如教学了“百分数应用题”,我出示了这样一题:“一个班学生人数不超过五十人,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问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男女生

5、各有多少人?”学生见了这题,当时即向我提出:“这道题未曾告诉具体人数,无法解答。”。还有的学生提出:“告诉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这个条件,又应该如何求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时,我反问学生:“学生的人数应该是什么数?”,学生回答“学生的人数应该是整数”。我又启发学生:“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这80%化成分数是多少?”我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经过讨论,也很快得出结论,因为80%=4/5,4+5=9,因此这个班的人数最多是45人,并很快求出了这个班级男女学生的人数。我们教师善问只是为学生树立了“问”的榜样,而“善待问”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要采用语言

6、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畏惧错误、不敢质疑就是放弃进步,学生一旦具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地勇于质疑。  三、指导学法,让学生会质疑  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学生的质疑往往是建立在对教材的理解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是无法进行质疑的。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要用笔圈、点、勾、画教材中的难点,重点之词,多问一些“为什么”。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

7、性和随意性,教师还可编写导读提纲,将一节课所讲的内容和应达到的目标明确告诉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1)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质疑。如教学“互质数”概念时,我引导学生质疑“互质数和质数的区别是什么”。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后,马上就会发现,这两个概念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区别很大,质数指的是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而互质数指的是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这样学生不但区分清了两个概念,而且也潜移默化知道在什么时候应提出问题。  (2)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质疑。如教学“求最大公约数”方法时,我引导学生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