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

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

ID:11536329

大小:76.01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07-12

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_第1页
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_第2页
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_第3页
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_第4页
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李清照词中的"愁"情和抒情艺术西峰职业中专田素文李清照以女性本位自立其言,抒写情怀。所作之词既富缠绵细柔的美感,又不乏超逸淡远之神韵。作品意象轻灵疏淡,风致委婉清雅,抒情真深婉细,造语新颖独特,历来被奉为"婉约正宗",又推"词采第一"。其卓然不群的艺术个性,在两宋词坛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独标风姿。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生活环境中充溢文学与学术气氛。她性情率真,胸襟开阔,学识超群,多艺多才,但受时代之限,又有襟袍不展之苦闷。因而她笔下的抒情主人公,大都是性志高洁又暗含感伤,打着较为鲜明的封建社会上层知识女性的印记。纵观其词,多含一个"愁"字。从前期作

2、品中那个率真自由的少女、多情善感的少妇,到后期作品中那个飘泊无依的嫠妇,基情感发展中均伴随着一种渐次浓郁的"愁"情。当然,也不排除少数描写美好欢快生活情景的作品,如《浣溪沙》:"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现了词人自由不拘的个性与纵情戏嬉的快乐。但言愁之词,毕竟是李清照词之精华所在,而她在前后期作品中所表现的愁情又有不同的内涵和思想价值。前期生活稳定,安逸幸福,其愁有表现伤花惜春的,如《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灵秀清丽,语新意隽。更多则是抒写闺阁情思或与丈夫赵明诚小别轻分之后的孤独寂寞情怀

3、。如《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自比黄花,俊洁疏朗,新奇曲折地道出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相思之苦。还有《一剪梅》中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深沉真挚,《凤凰台上忆吹萧》中"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的幽怨缠绵,这些都集中体现了这位敏感深情、灵心善感的词人工巧传神的笔力。这些词,大胆道出了封建社会妇女压抑在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在客观上是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因此,封建文人王灼批评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

4、如此无顾籍也。"(《碧鸡漫志》)实际上,在今天看来,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能够无视礼教束缚而真率地坦露内心情怀,抒写真情实感,正是李清照的闪光之处。更何况,她的词清俊雅致,全无浮浪俗艳之色,其审美价值并不低于花间词。靖康之变打破了李清照平静的生活,也改变了她的创作面貌。国破家亡,身世飘零,安乐幸福转瞬成空。南渡后,她的个人生活遭遇遂与国家民族灾难无法分割地联结在一起,使其创作风格一改前期的轻灵幽淡而转为低沉凄凉,念旧怀人与故土之思相融,社会价值明显增强。如同样写爱情的《孤雁儿》:"吹萧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共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已不似

5、前期《醉花阴》里所写的那个情思单纯、花容消瘦又清雅可人的才女,而是百感交集、玉顏遭损又凄惶无依的寡妇了。读来怎不让人叹惋!又如写身所之痛与故土之思的《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物是人非之慨,颤沛流离之苦,无尽无边的愁怨,欲说还休,欲罢不能。作者用新巧的比喻将抽象的愁情物质化,赋之以船承载不动的重量,具体形象,生动可感。而最能代表李清照后期风格的是其名篇《声声慢》,开头连用七组叠字,哽咽凄楚,字字醮泪和血,句句怆凉含悲,匠心独运地概括了词人晚年的生活处境与精神状态。继而又以"淡酒"、"孤雁"、"残菊"、"梧桐"、"黄昏雨"等意象层

6、层渲染,使外感与内感统一,情绪与结构应和。淋漓尽致地烘托出作者晚年茕独凄惨而又孤苦无告的巨大痛苦。此时,这位历尽人间劫难、风鬟雾鬓的老妇人,内心的沧凉感受,已不仅仅是她个人的哀愁,而是自身命运与家国之难相交织的深重而永恒的悲痛。入骨锥心,催人泪下,被称为李清照晚年的绝命词。正是由于表现了这种超出个人天地的大愁大痛,融小我大我于一体,才使作品具有了更加动人的艺术力量,产生了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李清照词韵致多样,伸缩自如,亦秀亦豪。总体来说,其词以表现阴柔美为主,又兼豪放之长。值得一提的是她的《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其中

7、开阔壮观的境界,激越飞扬的神韵,直冲九霄的热情与追索理想的自信,无不体现出这位女词人非同凡响的精神气质。的确无愧于"闺阁中之苏辛"的褒赞(沈曾植《菌阁琐谈》)。若再联想到她对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稽康"至死薄殷周"(《泳史》)行为的赞扬,其心怀城阙的爱国思想与重气尚节的民族精神又绝非一般的书生才女所比。不然,怎会有"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李调元《雨村词话》)。的高度评价?李清照灵心善感,深于情,又善言情。所作之词,大都缘情真切而细腻柔美,意蕴深婉悠长,具有很强的艺术个性。一是直接刻画女性心理,取得了前人无法比拟的成就。她以前的

8、婉约词人,多以男性角度揣测女性心理,模拟女性口吻,代欺抒写情怀,故而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嫌。而李清照则是以女性本位自写生活悲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