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瓣膜能矫正瓣膜病变

人工心脏瓣膜能矫正瓣膜病变

ID:11547799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人工心脏瓣膜能矫正瓣膜病变_第1页
人工心脏瓣膜能矫正瓣膜病变_第2页
人工心脏瓣膜能矫正瓣膜病变_第3页
人工心脏瓣膜能矫正瓣膜病变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工心脏瓣膜能矫正瓣膜病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工心脏瓣膜能矫正瓣膜病变  人工心脏瓣膜能矫正瓣膜病变,有效解决瓣膜病变所致的循环动力学改变,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机械瓣膜是人工心脏瓣膜的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成功应用机械瓣行心脏瓣膜替换术以来,世界上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病人接受这种手术,我国每年也有上万名机械换瓣的新成员,这些病人都将持续终身抗凝[1]。然而,抗凝治疗有如双刃剑,用得恰到好处,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但若过度则会造成出血[2],甚至危及生命,这是影响机械瓣替换术后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提高患者遵医治疗、护理的

2、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现将机械瓣置换术后的抗凝护理指导综述如下。  1 抗凝的必要性  人工心脏瓣膜虽然能矫正瓣膜病变,恢复心脏功能,但它毕竟是一种异物,机械瓣植入后,瓣膜作为异物介入引起的非生理血流状态,均可导致凝血激活[3],血液与非正常心血管内膜的表面接触,可始动凝血反应,在血液流经瓣膜环进入瓣口前,流速减慢或形成再循环,因此,该处瓣口邻近血流的切变率低,可形成涡流,使血流较长时间地停留在机械瓣膜表面,引起一系列释效反应[4],导致纤维蛋白与血小板凝块形

3、成,从而影响瓣叶的开放与关闭,使瓣膜功能发生障碍,若血栓脱落又可造成栓塞,影响周围器官功能,如脑栓塞(CI)、下肢动脉栓塞。因此换瓣术后必须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形成,保证人工瓣膜的功能正常。  2 常用抗凝药  机械瓣置换术后常用抗凝药有:华法林,新抗凝片,肝素。单独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机械瓣的血栓栓塞和瓣膜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也很高,是否联合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尚有争议。Cannegieter[5]等通过随访发现,香豆素类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药物行抗凝治疗并不能减少栓塞发生率,反而使出血的危险性增加。单独口服华法林

4、抗凝,作为机械换瓣术后预防血栓形成已获广泛的临床验证,因其半衰期长,每天只需定时服药一次,简便易行,被公认为是理想的抗凝药物,是目前其他抗凝药物所无法取代的[4]。华法林为香豆素类抗凝剂,是通过抑制VitK依赖凝血因子的活化,进而抑制凝血激活发挥抗凝血作用,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如需做2次手术或心脏以外的其他手术时,可在停用华法林期间临时改用肝素静脉或皮下注射替代。  3 抗凝监测指导  3.1 抗凝标准 抗凝治疗需要精确的监测指标[1]。有三个血液化验指标可作为抗凝治疗的参考标准,即凝血酶原时间(PT)、凝

5、血酶原活动度(PTA)和国际标准比值(INR),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后者。合理的抗凝治疗是维持PT在18~22s,正常12~14s,PTA在35%左右,INR在2.0~3.0。王淑范[6]等报道改INR为1.5~2.5可减少严重出血的并发症,或根据这三种指标中的1~2种,调整抗凝药物的用量。抗凝不足时PT<18s,PTA>40%,INR低于下限,若血栓形成可导致瓣膜活动障碍,瓣膜音质可有改变,甚至出现心衰,脑血管栓塞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类似中风,肢体动脉栓塞可出现肢体缺血、疼痛等症状,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

6、抗凝过量时PT>22s,PTA<25%,INR高于上限,可导致各种出血并发症,应及时减少抗凝药用量,甚至暂停用药,2~3d后再化验,尽快调整合适。因存在着个体差异,换辨术后抗凝药用量,因人而异。大多数患者的华法林用量是3mg/d左右,也有人仅需0.5mg,有人则需7mg。应教会患者看化验单,在医师指导下参照抗凝标准调整用药,以提高生活质量。  3.2 监测时间 口服抗凝药要定时监测凝血,初次服药后36~72h发挥凝血作用,出血并发症多在首次用药后3~8d发生,因此,要求住院期间每周监测2~3次,出院后头2个

7、月2周1次,2~6个月2~3周1次,6个月后2~3个月1次[7]。王淑范[6]等认为开始用药前4~6周,每周监测1次,待稳定后,每个月至少监测1次。若调整药量,应每周监测INR,直至稳定在1.5~2.5。  4 护理指导  机械瓣膜置换术后须终身按时按量服用抗凝药物,而抗凝药的副作用给缺乏医学知识的患者带来一定的思想负担,王本毅[8]等调查发现,如何服抗凝药及监测PT,是心脏瓣膜置换者100%的健康教育需求,说明抗凝药物的护理指导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应加强对病人的宣教,认真向病人介绍有关抗凝知识及本身存在

8、的危险,使病人能进行适当的自我护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9]。  4.1 用药指导 慎用抗凝治疗的干扰药物,让病人了解增强抗凝作用的药物,如胺碘酮、广谱抗生素、长效磺胺、阿斯匹林、酒精、潘生丁、消炎痛、西米替丁、奎尼丁、硫氧嘧啶及清热解毒类中药等,降低抗凝作用的药物有巴比妥类,眠尔通,利福平,灰黄素,安体舒通,VitK,避孕药及激素类,抗凝治疗中,如需使用以上药物应尽量改用替代药物,如必须使用则要根据P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