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灌溉管理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doc

中国灌溉管理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doc

ID:11578980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中国灌溉管理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doc_第1页
中国灌溉管理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doc_第2页
中国灌溉管理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doc_第3页
中国灌溉管理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doc_第4页
中国灌溉管理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灌溉管理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灌溉管理与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摘要:我国灌溉管理在行政上由各级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大多数大中型灌区是实行专业管理机构与农民集体管理相结合。1978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为了发展民主管理,激发农民参与管理,中国探索了灌溉管理体制改革并试验了四种管理模式,如用水者协会,承包责任制,租赁和股份合作制。详细介绍了参与管理的实践和经验。目前,试点工作已涉及到80多个灌区共建立了1000多个用水者协会。作者提出灌溉管理机制转换的指导思想是:结合中国国情,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最

2、后讨论了参与管理的有关问题及其发展前景。关键词:灌区灌溉管理用水户用水户协会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特点是人口多、耕地少,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全国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20%,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的3倍,其中8亿多是农民;耕地面积13004万hm2,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0%左右,人均耕地0.1hm2,是世界人均耕地的1/3,属于世界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灌溉面积5501万hm2,人均灌溉面积仅为0.04hm2;水资源总量2.8万亿m3,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的1/4,为世界上13个缺

3、水国家之一;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时才分布极不均匀,造成水旱灾害频繁,总体上呈南涝北旱的格局。  中国人口、耕地、气候、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决定了中国农业必须走灌溉农业的发展道路。灌溉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每年灌溉面积上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量的3/4,生产的经济作物占90%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建成各类水库8万多座和抽排水站数十万座,初步控制了大江大河的常遇洪水,形成了5600多亿m3的年供水能力,其中农业用水占70%,农田灌溉用水又占农业用水总量的90%,其中大型灌区(2万hm2以上)402个,中型灌

4、区(660~20000hm2)5600个左右,其余为小型灌区(660hm2以下),约1000万处。灌溉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保障中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口增长,水、土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灌溉面积和用水量的增加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农业发展只有立足现有土地和水资源,通过完善灌排系统,改进和加强灌溉管理,节约用水、高效用水,实现从传统粗放型灌溉农业向现代节水高效灌溉农业的转变。  1中国灌溉管理  1.1灌溉行政管理体制5  中国灌溉管理在

5、行政上是由各级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利部是中央一级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农业灌溉的行业指导以及宏观管理。市(地区)水利局或县水利局负责大多数灌溉工程的管理,受益范围跨两个市以上的大型灌溉工程直接由省水利厅管理。  中国的大中型灌区大多数采用专业管理与农民集体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形式,即由同级人民政府成立灌区专管机构,如灌区管理局等,负责支渠(含支渠)以上的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支渠以下由受益户推选出来的支斗渠委员会或支斗渠长进行管理,支斗渠委员会或支斗渠长受灌区专管机构的领导和业务指导;小型灌区基本上采取农民集体管理

6、,即由受益户直接推选管理委员会或专人进行管理。见图1。    图1我国灌溉管理形式  1.2灌区的民主管理  灌区在专业管理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实行民主管理。灌区经过民主协商选举代表,成立灌区代表会,代表中一般包括用水户代表、管理单位代表、地方政府代表和有关部门的代表,代表一般任期3~5年。灌区代表会是灌区的最高权力组织,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听取专管机构工作汇报,审查灌区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经费预、决算等重大事项。灌区代表会通过协商产生灌区管理委员会,是灌区代表会闭会期间的权力机构,代行灌区代表会的一切职权。支渠以下至田间

7、的灌溉工程管理出灌溉管理站、斗渠斗长及灌溉委员会负责。乡、村集体管理的小型灌区则出受益户直接推选委员会进行管理;农户自建自用或几户农民合作兴建和使用的小塘、池、井等工程,由农户自己管理。这些民主管理形式与国际上受到重视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有相似之处。但由于过去中国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造成灌区管理权力过多地集中在专管机构,灌区管理委员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民参与程度较低。  1.3农业灌溉有关的法律、政策  主要有:《水法》、《农业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管理规定》、《水利工程水费核订、

8、计收和管理办法》、《灌区管理暂行办法》等。  1.4灌溉管理的改革  1978年以米,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在灌溉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方面,我们一直因地制宜地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特别是在加强民工管理、调动集体和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目前主要有四种形式:5  (1)承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