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

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

ID:11651549

大小:21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3

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_第1页
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_第2页
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_第3页
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_第4页
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业通风典型习题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工业有害物及其防治的综合措施1.什么是一次尘化作用,二次尘化作用,粉尘在室内扩散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解:使尘粒由静止状态进入空气中浮游的尘化作用称为一次尘化作用;一次尘化作用给予粉尘的能量是不足以使粉尘扩散飞扬的,它只造成局部地点的空气污染。二次气流带着局部地点的含尘气流在整个车间内流动,使粉尘散布到整个车间,成为二次尘化作用。粉尘在室内扩散的直接原因为二次尘化作用。个别学生中常见问题:概念问题——(1)把二次尘化作用简单的理解为:粉尘从一个地点扩散到另一个地点的过程;(2)将粉尘在室内扩散的原因写成

2、:一次尘化和二次尘化的综合作用;第二章控制工业有害物的通风方法4.某车间体积V=1000m3,由于突然发生事故,某种有害物大量散入车间,散发量为350mg/s,事故发生后10min被发现,立即开动事故风机,事故排风量为L=3.6m3/s。试问:风机启动后要经过多长时间室内有害物浓度才能降低100mg/m3以下,(风机启动后有害物继续发散)。解:y0=0mg/sL=3.6m3/sVf=1000m3y1=350×10×60/1000=210mg/m3y2=100mg/m3x=350mg/s利用P14公式(2-

3、3)同学常见问题:此题绝大多数的同学是正确的计算错误——有一同学选用P14公式(2-4)进行解答,有两位同学计算错误;9.车间通风系统布置如图2-12所示,已知机械进风量Gjj=1.11kg/s,局部排风量Gp=1.39kg/s,机械进风温度tj=20℃,车间的得热量Qd9=20kW,车间的失热量Qh=4.5(tn-tw)kW,室外空气温度tw=5℃,开始时室内空气温度tn=20℃,部分空气经侧墙上的窗孔A自然流入或流出,试问车间达到风量平衡、热平衡状态时,(1)窗孔A是进风还是排风,风量多大?(2)室内

4、空气温度是多少度?解:(1)风量平衡:即:1.11+0=1.39+GzpGzp=-0.28kg/s故:窗孔A是进风,风量为0.28kg/s利用P18,式(2-12)(2)热平衡:利用P19,式(2-13)学生常见错误:风量平衡方程和热平衡方程都对,做题思路清晰;概念错误——将(2)中所求平衡时的温度tn在1.01*1.39*tn一项中认为是已知的20℃,导致计算错误;12.某办公室的体积170m3,利用自然通风系统每小时换气两次,室内无人时,空气中CO2含量与室外相同为0.05%,工作人员每人呼出的CO2

5、量为19.8g/h,在下列情况下,求室内最多容纳人数。(1)工作人员进入房间后的第一小时,空气中CO2含量不超过0.1%。(2)室内一直有人,CO2含量始终不超过0.1%.9解:(1)人数为n,有害物浓度散发量(g/s)带入求解(2)得到学生常见问题:公式选用基本正确个别计算错误——大多由于代入的单位比较混乱导致的;概念错误——有两位同学没完全理解(2)中co2含量始终不超过0.1%的含义,仍选用(1)所用的公式;第三章局部排风罩91.分析下列各种局部排风罩的工作原理和特点。(1)防尘密闭罩:其原理是将有

6、害物源全部密闭在罩内,在罩上设有工作孔,从罩外吸入空气,罩内污染空气由上部排风口排出。其中排风量的确定依据进、排风量平衡确定:式中:L——密闭罩的排风量,m3/s;L1——物料下落时带入罩内的诱导空气量,m3/s;L2——从孔口或不严密缝隙吸入的空气量,m3/s;L3——因工艺需要鼓入罩内的空气量,m3/s;L4——在生产过程中因受热使空气膨胀或水分蒸发而增加的空气量,m3/s。9特点:优点:只需较小的排风量就能有效控制有害物的扩散;排风罩气流不受周围气流的影响;缺点:影响设备检修,有的看不到罩内的工作状

7、况。(2)外部吸气罩其原理:为保证有害物全部吸入罩内,必须在距吸气口最远的有害物散发点(即控制点)上造成适当的空气流动,通过控制风速的确定,确定排风量等参数。特点:由于工艺条件限制,生产设备不能密闭时,可把排风罩设在有害物源附近,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有害物散发地点造成一定的气流运动,把有害物吸入罩内。(3)接受罩接受罩在外形上和外部吸气罩完全相同,但作用原理不同。对接受罩而言,罩口外的气流运动时生产过程本身造成的,接受罩只起接受作用。它的排风量取决于接受的污染空气量的大小。接受罩的断面尺寸应不小于罩口处

8、污染气流的尺寸。特点:是无动力源。学生常见问题:概念问题——以上3种局部排风罩特点都知道,原理部分大部分同学没写,写的又不太完整;3.流量比法的设计原理和控制风速法有何不同?它们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控制风速法:该计算方法的核心是边缘控制点上的控制风速,依据是实验求得的排风罩口速度分布曲线。适用条件——没有污染气流的情况下,即L1=0,主要用于冷过程。流量比法:该计算方法是通过计算排风罩的流量比,来计算该罩的排风量。适用条件——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