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资料整理

公共关系学资料整理

ID:11674401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3

公共关系学资料整理_第1页
公共关系学资料整理_第2页
公共关系学资料整理_第3页
公共关系学资料整理_第4页
公共关系学资料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关系学资料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关系学资料整理考点:公共关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现代公关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公共关系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公众的心理公共关系工作程序的四个步骤公关策划技巧如何进行公关宣传组织在协调内部公共关系时同员工沟通的内容和方法企业文化如何进行国际公馆公关危机的含义及特点公关危机的预防及处理第一章公共关系学概述一、公共关系的含义: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通过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利益协调等方法,提高认知度、美誉度、和谐度、促成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良好合作并和谐发展的管理科学和艺术。二、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社会组织: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达到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系统建立

2、起来的共同活动集体。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与公众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公众:是指社会组织相关的共同利益需求的个人、集体、组织集合而成的整体。三、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认知度、美誉度和和谐度四、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方法:形象塑造、传播管理、利益协调五、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客观性、公开性、艺术性、感情性、战略性六、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真实性原则平等互利原则双向沟通原则整体一致原则全员公关原则长期坚持原则七、公共关系形成的原因和条件1.社会组织的建立和分化,是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基础2.利益的互补、合作的需要是公共关系形成的内在机制3.人类协调、合作意识的增强是公共

3、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思想条件4.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组织必须与公众加强联系和合作是公共关系的社会经济条件5.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发展是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政治条件6.传播媒体的发达和技术水平手段的现代化是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物质技术条件八、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1.19世纪中期公众受舆论时期巴纳姆时期,利用报纸宣传,核心理念是凡宣传皆好事,宣传活动有了组织性、目的性。2.19世纪末期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时期,创立属于企业的报刊,创立为企业服务的宣传公司,实际上是最早的公关公司,向受众传递有关企业的信息。读复活大垄断背景,社会矛盾尖锐。3.爱

4、德华·博内斯时期,1923年在纽约大学教授公关学,出版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使公共关系学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核心是投公众之喜好。1.卡特里普和森特时期,《有效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公共关系的圣经(公共关系进入学科性阶段,双向对称)一、当代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1.职业化和行业化2.规范化和国际化3.公共关系活动主题与功能的多元化4.活动技术手段的现代化5.实务运作整合化6.文化思想立体化二、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的发展文化形态和公共关系崇尚七届讲求情操用于求真贵和持中中庸民为邦本平均平等第一章公共关系构成要素公共关系是有社会组织公众媒介三个要素构成,其中

5、主体要素是社会组织,客体要素是社会公众,连接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媒介是信息传播。一、公共关系的主体1.社会组织的定义:是指达到某种程度共同的目标,通过对人员进行不同的分工,使之发挥不同的功能,并利用不同的权利和职责合理地协调群体活动的体系。2.社会组织的特征:目的性系统性开放性变动性3.社会组织的分类:l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经济/政治/文化/群众/宗教组织等l按照组织与受益者的关系来分:营利/服务/互利/公益组织等l按组织是否营利和竞争来分:竞争性的营利/非营利组织独创性营利/非盈利组织l社会组织的环境:社会组织的环境大致分为4.社会组织的环境:组织

6、内部环境: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管理环境(影响组织本身的动作过程)组织外部环境:组织的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制约组织的运行方向和目标)二、公共关系的客体公共关系实际上就是公众关系,公众是指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题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群体,组织和个人,是公共关系工作对象的总称。1.公众的特征:层次性相关性互动性多变性2.公众的类型:按公众的隶属关系分类,分为内部和外部公众按重要程度分类,分为首要和次要公众按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分为顺意逆意和边缘公众按构成的稳定程度分类,分为临时周期和稳定公众按组织对公众的态度来分类,分为受欢迎不受欢迎

7、和被追求的公众按公众发展过程阶段分类,分为非潜在知晓和行动公众3.公众的心理公众的参与和介入同道常常有五个方面,喜欢需要值得能够实行与否,这五个方面与五种心理倾向有密切的联系:公众的兴趣公众的需要公众的价值观公众的自我倾向公众的决策倾向1.公众的心理定式,是指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人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出现的公众对于某一现象的共同心理状态与一致性的行为倾向。具体有首因(第一印象)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定型(依据经验评定对象)效应,移情(将情感移到对象及其相关联事物)效应一、公共关系的媒介连接公共关系主客体的媒介是信息传播。信息传播是指社

8、会组织编码借助同道向公众传播信息。传播要素:信息发生源(传播者)信息接受原(公众)传播的模式传播的类型第一章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公共关系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