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坑镇成校自评报告

罗坑镇成校自评报告

ID:11684329

大小:3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3

罗坑镇成校自评报告_第1页
罗坑镇成校自评报告_第2页
罗坑镇成校自评报告_第3页
罗坑镇成校自评报告_第4页
罗坑镇成校自评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罗坑镇成校自评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切实办好成人教育有效培训新型人才罗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申报江门市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自评报告二〇一二年十月近年来,罗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市、区教育局和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优化教育资源,培养新型劳动技术人才,使学校成为当地科技示范与推广中心和社区教育服务中心。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搭建良好平台,为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成为罗坑经济社会建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平台。现结合我镇实际,作如下工作

2、汇报:一、基本情况罗坑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位于罗坑镇镇前路,校园占地面积465平方米,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有专用培训教室1个,多功能教室1个,并配有图书阅览室、展览室、会议室等。多年来罗坑镇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增添设备,为罗坑成人文化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有校务委员会成员13人,教职员工11人(校长1人,常务副校长1人,副校长2人,教导主任1人,总务主任1人,上课教师7人),都具有一定的专长,其中大专学历3人,本科学历4人,在读研究生3人,学历达标率达100%。学校全面贯彻成人文化技术教育的方针,创建“

3、7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风,形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的教风和“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良好学风,坚持“面向成人、面向社区、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走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学科的办学道路。建校以来,在市、区教育局和镇委镇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教职工的勤奋拼搏,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深受社会各界肯定和表彰,2008年度荣获新会区文化工作特等奖,2010年度荣获新会区文化工作一等奖,2011年度荣获新会文化站工作特等奖,镇文化站被评为2011年广东省一级文化站。我们始终把成人教育与农村经济发

4、展、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优势,培育特色,为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二、主要经验和做法(一)领导重视,明确办学方向学校成立了校务委员会,由分管教育的镇党委委员许福明同志任校长,中心小学校长陈社良任常务副校长,镇党政办公室主任陈学宏、中心小学教师林享业任副校长,农、科、教、工、青、妇、企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定期研究全镇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委员会审定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聘用教师、先进评定等,协助筹措办学经费,协调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形成了各部门互相配合

5、、齐抓共管的有效成人教育工作组织体系,建立健全行政村成人培训工作网络,确保了成人学校的工作得到了正常运转,有效推动了我镇经济的发展。7罗坑镇政府十分重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体制,经费投入力求做到逐年增加,近年来共投入了近50多万元完善学校教育所需设备设施。并由劳动保障部门提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从各级财政促进再就业资金中逐级落实培训经费,以确保培训质量和促进就业或创业的实效性开展。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和“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促进我镇文化、经济、工农业等

6、方面协调发展;实施多种主题的再就业培训,坚持“实地、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原则,探索“业余教学、短期或社区培训、实地操练”三位一体的教学新路子。(二)因地制宜,突出办学重点学校以“推进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全镇农民素质为宗旨,紧紧围绕“学习改变命运,知识创造财富”的培训主旋律,积极融入培训市场,不断创新培训机制,时时营造“学者有其校,教育有渠道,教有所依,学有所得”的学习环境。1、联手中小型企业,学以致用与罗坑镇镇办企业联手,以业余培训形式,采用招工、培训、录用一条龙的服务方式,形成学员

7、上岗先培训,岗后再提高的新型培训机制,为企业提供适合岗位的有用人才,也使学员们实实在在地尝到甜头,真真切切地看到希望,每年都着重为冠华国际有限公司和冠辉制衣有限公司的技术技能提升提供有效的培训。2、扎实推进新技术,送教下乡结合罗坑镇经济发展的7实际情况,对农村劳动力非农业生产技能上实行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使劳动力转移工作进展顺利,农村需要什么样的人,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农民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或技能,就培训什么样的知识或技能。在各社区村委会有效地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民朋友们真正掌握种养、栽种等科学新技术,充分发挥成人

8、教育的功能优势,进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为农民致富开辟新天地。学校每一年都会有序举办水产养殖、禽畜养殖、水稻种植技术、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技术技能等培训班。3、务实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业务开展专业知识培训、特种工作业和各类安全知识培训,形式多样,重点突出。例如举办了村居委会厂企安全业务培训班7个,培训人数408人;农机服务人员实操培训班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