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

教学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

ID:11729350

大小:503.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3

教学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教学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容: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研究一、课题的提出平时和教师谈话时常常会听到教师们在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教师也总是抱怨生源质量差,学生不努力,不想学习,有些学生甚至厌学,没办法教。我们课题组认为,教师教得是否得法也是很大的原因。学生为什么不想学习?是不是上课太枯燥、太乏味了?如果教学内容学生很感兴趣,教师上课很风趣幽默,课堂上学生学习轻松愉快,经常能得到教师的表扬、肯定,有成就感,学生还会不想学习吗?关键是教师怎样提高课堂的吸引力,把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提高课堂效率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逐步形成,我们意识到,如何通过教学改

2、进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我校面临的新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校提出了课堂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08年9月我校立项了区重点课题《教学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目前,课题研究已到后期成果提炼阶段。二、支撑理论依据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于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课堂讲练的目的即在于此。精讲巧练、讲练结合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3有效教学理论指出: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3、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魏书生、窦桂梅等都是当代中国追求教学有效的典范。有效教学同样关注教学艺术、更讲究教学方法,更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与实施创新教育。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青少年,特别是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不容忽视,就是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之以恒,具有间断性的特点。第一次集中注意力只能持续十几分钟后开始发散。第二次十分钟左右,

4、依次递减。针对学生这种特点,教师应当把握好讲课时间。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显得精神饱满,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如此讲练结合,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在此基础上加以练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其他支撑性理论:课堂教学理论、新课程理论三、研究目标:1.加强全体教师的理论学习,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切实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332.优化教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努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类人

5、才。3.优化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全面、科学、客观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倡导发展性评价。四、研究内容1、有效课堂情景的创设。探讨小学各学科教学情境实施的方法与途径;通过情境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在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建立一套学科情境教学案例、光盘、素材资料,为今后各科教育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情境教学资源;通过小学情境教学研究,推动学校校本研究、课程改革工作。探讨可行有效科学的情境教学评价机制。2、有效课堂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怎样找准“切入口”;有效的课堂提问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有效的课堂提问要鼓励学生提问

6、提高课堂效率。3、有效课堂练习。高年段课堂练习设计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研究;高年段新授课、练习课不同课型练习题的设计的策略的研究;低年段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设计的策略的研究;如何在有限的书法课堂练习中提高学生的写字效果的研究。4、有效小组合作学习。33语文学科《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品德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的研究》;科学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的研究》;美术学科《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五、研究方法:1.案例研究法:运用个案研究,归纳总结形成提高课堂效益的一般方法和措施。2.实证研究法:通过在教学实践中验证提高课堂效益的方法和措施,形成提高课堂效益的一般原则。3.

7、调查研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有关的理论和依据,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总结归纳出提高课堂效益的措施和方法。4.行动研究法: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矛盾进行及时的调整矫正,补充新的方法。六、研究过程:(一)研究步骤1、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9年3月)(1、)通过理论学习,了解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2、)对本校教师各年段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撰写调查分析报告。(3、)召开课题组会议,由课题组成员对此课题进行论证,以达成共识,并由课题组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