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安全 绿色化学 循环经济

环境安全 绿色化学 循环经济

ID:11780351

大小:135.0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8-07-14

环境安全 绿色化学 循环经济_第1页
环境安全 绿色化学 循环经济_第2页
环境安全 绿色化学 循环经济_第3页
环境安全 绿色化学 循环经济_第4页
环境安全 绿色化学 循环经济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安全 绿色化学 循环经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安全·绿色化学·循环经济曾北危(湖南省环保局)2006年10月13日摘要:从发展战略角度,概述了环境安全,绿色化学、循环经济的有关理念和内涵,扼要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态势与面临的挑战,指出了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物价、就业之间的矛盾,提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两大制约因素;发展循环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实施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明智选择。关键词:人类安全,环境安全,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循环经济。54一、人类安全与环境保护1、人类安全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正式确定“可持续发展”是全球性的战略与共识。199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人类发展报告》正式列

2、出人类安全的七大要素:经济安全(基本收入有保障)、粮食安全(确保粮食供应充足)、健康安全(相对免于疾病和传染)、环境安全(可获得清洁空气和水源及未退化耕地)、人身安全(免遭人身暴力和恐怖威胁)、共同安全(文化特性安全)、政治安全(基本人权和自由得到保障)。人类安全体现了可人为本的理念,表征了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特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自然需要基本上是生物学的需要;社会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是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具有社会的性质,受到意识的调节与控制。马克思认为:人有生存的需要,享受的需要,发展的需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A

3、.H.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五个等级构成的,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表现为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免除恐惧和焦虑等。2、环境安全与环境保护54人类安全的七大要素中,环境安全是重要的基本要素,它是其他安全的必要前提条件和基础。为了确保环境安全,需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环境安全的内涵有:(1)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切条件与因素的综合总和。如果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则环境安全受到威胁和危害,势必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从根本上危害或侵蚀人类社会存在与进步。(2)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甚至退化,会直接到经济基础和

4、社会结构造成威胁或危害,如环境质量低劣、自然资源衰减甚至枯竭、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退化,会从根本上削减资源环境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甚至导致崩溃和瓦解。(3)环境污染和破坏,可导致臭氧层破坏、气候变化、酸沉降、沙漠化、水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衰减等全球性或区域性的环境问题,直接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安全,引发和出现生态难民,引起社会不宁和国家动荡。环境安全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1)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性与全局性:(2)生态环境的有限性和稀贵性;(3)生态环境及其服务功能的泛公共性和普通性及外部性;(4)生态环境破坏的不可逆性和难修复性;(5)生态环境恢复的长难性、复杂性

5、、难以替代性;(6)生态环境信息表征的滞后性,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7)生态环境安全的区域性和全球性;(8)生态环境危机的后世(代)性和深远性。54自古以来,希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小康和谐,国泰民安。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可直接或间接关系着人类安全和国家的安危,决非小事。环境安全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组成要素与核心内容。环境安全不同于传统国家安全和国家硬实力中的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而是一种新安全问题,是属于软实力范畴,是所谓“非传统安全”。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发展导致了“非传

6、统安全”概念的产生,并日益重视软实力的内涵与作用。生态环境、社会结构、人文精神、教育水平、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都属于软实力范畴。生态环境是普世价值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价值取向与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志。3、环境问题是世界问题复合体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问题表征出是一个多层面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的关节点,是“世界问题复合体”54。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人口与资源问题。而人口、资源、环境又主要是通过生产、消费和分配环境进行联系,因此环境问题又是经济问题。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同时如何实现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关系到全社会的整体发展以及后代人的利益。因之,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会引起人类生活方式与

7、人生价值的变化,影响人的认识理念、道德伦理、哲学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社会人文等诸多方面,反映为文化问题。环境问题要求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强调转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它又成了政治问题。全球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边界条件性引起国际冲突发生的必然性,为控制更多由资源环境,各国在各方面进行着错综复杂的博弈,环境问题又是国际问题。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创新人类社会文化价值观,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调整和协调社会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还必须改革宏观政治决策的机制,要积极革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