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消费券与拉动内需.doc

论消费券与拉动内需.doc

ID:1179815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4

论消费券与拉动内需.doc_第1页
论消费券与拉动内需.doc_第2页
论消费券与拉动内需.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消费券与拉动内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消费券与拉动内需  摘要:杭州、成都等各大城市陆续发放消费券,目的是为了刺激消费市场,振兴经济。而社会各界对消费券的反应不一,支持声反对声此起彼伏。总结了各界对消费券的不同观点,对消费券的利弊作了一个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消费券;拉动内需    1消费券发放的背景    随着杭州、成都、南京、宁波、武汉等城市纷纷向本地市民或是外地游客发放或计划发放各种形式的消费券,消费券似乎已经涌上风口浪尖。2009年的春节,作为拉动内需的政府手段,发放消费券成了人民过年之余,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消费券是专用券的一种,为实现经济政策的工具之一。当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政府或者企业

2、发放给人民消费券,作为人民未来消费时的支付凭证,期待借由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的方式以振兴消费活动,甚而进一步带动生产与投资等活动的成长,加速景气的复苏。”在金融危机持续影响下,到2009年,在亚洲地区,日本、台湾、泰国都发放过消费券,而中国这场“消费券风波”也引起了各界激烈的讨论。  中国人历来有着储蓄的文化传统,钱存在银行从收益来看的确很低,但是有个好处,支取方便,而且任何时候都不会损失本金。即使是定期,中途取钱的损失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利息。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2009年的全球智库峰会上表示,中国居民消费占GDP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很明显,而中国的储蓄率从1992年的36.3

3、%,逐步上升到2009年的51.3%,上升15个百分点。政府发放消费券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大家消费,增加购买力,以达到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目的,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把老百姓打算储蓄的钱变到消费上面来。在国内,消费券主要有“政府消费券、社会消费券、旅游消费券、转移性消费券和教育培训消费券”5大种类,相关企业发行的一般为抵金券,其消费券的面值一般为100元,也有20元面值的社会消费券。消费券的功能与现金一样,但只能用来买商品,不能兑换成现金。消费券一般都会指定购物地点,在指定的商场才可以购买商品,而且要一次性消费完毕,不设找零。    2消费券在社会引起的热烈讨论  3  对于发放消费券的作用,

4、在经济学家的口中褒贬不一。反对的一方认为,拉动内需需要的是长久的作用,并非短期的效果,而消费券只能带来短暂的或者说是一次性的效果,如果没有后续资金的继续投入,之前引起的消费热潮将会嘎然而止,这与政府发放消费券期望达到拉动内需的初衷不符。而且,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消费券实质为一种变相流通的货币,允许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这会对中央的货币发行权和财政权造成巨大的冲击。地方政府发行多少消费券是难以统计的,经济数据的不确定会导致中央统计数据的不准确,不准确的数据指导下会影响国家的宏观决策。再者,消费券可能与消费者计划中的其他支出相互替代,反而致使本应该自己消费的商品由政府买了单,而消费者自己并没有

5、增加过多的消费支出。比如一些生活必须品,有没有消费券,老百姓都是要消费这些东西的,那么使用消费券购买了这些物品,而本来用于购买这些物品的钱就剩余下来。如果说剩余下来的钱去消费了其他物品,这倒也是促进了消费。但是在储蓄率这么高的背景下,相信大多数的人是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储蓄,这样反而更是降低了消费率。对于消费券本身来说,它的发放也存在诸多问题。地方财政宽松的地区,可以自我消化,惠及民众。但是如果有些地方为了体现政绩,也是一味的跟风发放消费券,自身根本无法承兑,使民众利益受到损失,这样极易引发一些群体事件,给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对于能够消化的地区,消费券该怎么发?以什么形式发?发放时间段怎么

6、确定?使用期限为多少才合理?这些都是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好,将会给社会公平带来更多的隐患。  支持的一方自然也是有支持的理由。通过发放消费券消费的多是快消型产品,这类产品成本较低、生产周期较短,消费者在购买后能在短期内拉动相关厂商乃至整个产业链的运作,使这些产业的需求迅速增长。所以,如果全国范围内发放消费券的话,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将是一个重大利好。而且,消费券的金额是有限的,人们在购买大多数产品的时候,除了使用消费券以外,大都还需要自己再另外掏钱支付一部分,这样变相的就将人们打算储蓄的钱转化到了消费上面。根据西方经济学的乘数效应理论,“乘数效应(MultiplierEffect)

7、,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完整地说应该叫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指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成相关比例的变化,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据中投顾问数据调查显示,杭州市第一批消费券的跟踪统计中,2041万元的消费券带动了4207万元的消费额,拉动放大效应为2.06倍。在家电产品上的拉动效应更是高达5.4倍。这“2.06倍”,和“5.4倍”便是“乘数效应”。据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