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

ID:11819469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4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第1页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第2页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第3页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第4页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上下五千年》读后感书是知识的源泉。历史长廊里,书籍是多么高贵和神圣。我们要到浩瀚的书海里去探寻,从中不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最近,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干年》这本书,《中华上下五千年》包括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有五大部分内容:中华文明的曙光、灿烂的青铜时代、战乱的春秋战国、天下一统的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讲的是五千年来中国的改革与变迁,这条东方巨龙辉煌的事迹。使我不仅知道了以前从未学过和听说过的历史知识,还深深地了解了我们生长在一个具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具有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国家。中华人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屹立于东方,

2、我国的成就曾不只一次让其他国家大吃一惊。“历史使人聪明。”这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庞朴先生在回答一位大学生的问题时说的名言。他接着说道:“因为历史是前人成功和失败的记录,由成功而失败或由失败而成功的经验积累。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文明灿烂。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三皇五帝,再到中华民国,世事苍桑,历尽了数不尽的悲凉与欢喜。代代精英呕心沥血,终于创造出了我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演绎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形成了厚重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积淀。这种积淀是无形的,但无处不在,无处不起作用。《中华上下五千年》汇集了人间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的

3、描写,引人入胜。当写到夏朝国君压迫百姓,荒淫奢侈时我的心中不禁生起团团怒火,为这些平民百姓打抱不平;当写到秋瑾为国牺牲时我又为他们满腔的爱国热血所振奋。当我读到夸父逐日,感觉到夸父那种恒心,那种毅力,那种胸怀深深地打动了我;当我读到苏武牧时,双又想到他真伟大,有着无比的爱国心,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当我读到后来丧权辱条约的签订时,更不由觉得心寒,中国如此任欺凌,心中不由感慨万万千…学习历史,不仅仅是怀恋过去,重要的是创造未来,发扬我们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当今,中国已经走向世界,世界也在拥抱中国。在我们祖国

4、日趋强大的今天,灿烂的古文明也给祖国增色生辉。《上下五千年》这本书,里面有许多小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有的故事惊心动魄,有的故事感人肺腑,有的故事回味无穷。在那么多的小故事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最深。比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刘备三顾茅庐》等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说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跟同甘共苦共同

5、命运,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越王给吴王当了三年奴仆,受尽了屈辱,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重振越国,找回失去的尊严。他在麻痹了吴王被放回越国后,安抚百姓,操练军队,吃饭前品尝苦胆,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曾经的屈辱和复兴越国的雄心。他身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能够这样做,真是难能可贵。经过自己的顽强毅力,勾践终于打败吴国。勾践这种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奋发图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历史故事。可以

6、让我增长见识,广播见闻。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这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这本书记录了从盘古开天地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详细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书中有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士,在历史的长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有爱国诗人屈原、推行新政的范仲淹、抗元的文天祥、抗击倭寇的戚继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最让我深刻的是“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当时的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吸食鸦片已成为危机中华人民存亡的祸患。面对这种局面,道光帝派林则徐赴广州禁烟,身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到了广州就下令收缴鸦片,用了35天,共收集烟土近2

7、万箱,总重量约237万余斤。用了23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绝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同时也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法国还想扩大对中国的利益,开找机会,1856年,英国制造了“亚罗号事件”,借这次机会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也参加了,两国联合对抗经济简陋的中国。1857年2月28日,英法炮轰广州攻陷了广州城,随后进犯天津大沽口,各炮台全部失守,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天津条约》后,英法联军才退出天津。第二年,英国找

8、借口再发动战争,1858年,英法占领了大沽口炮台和天津,进一步逼近北京,咸丰帝吓得带着皇亲国戚和亲信大臣,逃到热河,命令恭亲王奕留守北京,一月后联军杀到北京。1860年10月他们进了圆明园,而且被眼前在、巨大的宝库惊呆了,发疯似的把宝物塞进口袋,一把火把圆明园烧了,熊熊大火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