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张氏源流初探

闽东张氏源流初探

ID:11857040

大小:19.7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14

闽东张氏源流初探_第1页
闽东张氏源流初探_第2页
资源描述:

《闽东张氏源流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闽东张氏源流初探张智瑜张姓是宁德市的大姓!在屏南、周宁、福鼎等县(市),张姓人口都超过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十。然而,闽东的张姓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迁徙过程?睦公和谨公到底是什么关系?对这些闽东张氏的源流问题,许多人语焉不详。实际上,经过一千多年的变迁,历史逐渐风化成了零乱的碎片。本人披经据典,试图能大致还原闽东张氏源流脉络,期抛砖引玉,也请批评指正。张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使人信服的张姓来源为黄帝赐姓说。《元和姓纂》上说:“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可见,张姓的得姓始祖是张挥。根据《中国姓氏辞典》,张姓的郡望将近三十个,

2、同时还记载了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10个堂号。隋唐时期张姓望族中影响最大的有五个,为清河郁、弘农郡、南阳郡、梁国郡、沛国郡,张姓始祖挥的居住地清河郡列居首位,后人都以“清河世泽,唐相家声”标榜为清河堂联。福建张姓有两支来源,同祖同宗,却是两条不同的途径进入福建,繁衍至今。闽西。自张挥传至136世张端,为避金兵南侵由宝鸡眉县迁至汀州宁化石壁葛藤坑开基,尊为张氏入闽始祖。张化孙系张挥140世孙,任汀州知府,宋宁宗嘉泰年间“卜吉移居闽上杭”由宁化石壁迁至上杭北乡深坑尾官店前上吉街开基,被裔孙尊为“鄞江始祖”。逝后其墓地呈“金盘

3、载珠”形。墓联:“派盛清河绵世泽,支蕃闽粤振家声”,墓前竖十八根华表,象征其十八房裔嗣侍立墓前。其十八房嗣孙分迁闽西、闽南、台湾、广东、浙江、江西、湖南及海外等地。知道张姓历史的人多知道我们张姓人家的“内八句”和“外八句”。内八句是张化孙给后代留下的辈份诗,为:“化云腾上昊,承先绍启宗。仲兴山贻远,永廷应万崇。日振昌英俊,贤声继祖功。文运开世兆,科元定显隆。”外八句为:“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吉移居闽上杭。百忍家声思祖道,千秋金鉴慕宗祊。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二九苗裔能禀训,支分富盛姓名香。”上述内八句和外八句,张化孙后裔均将其当作座右铭,世代相传。

4、成为检验张化孙后裔是正宗的或冒牌的“试金石”。相传张化孙后裔外出,“寻根认同”时,都会互相考问“内八句”和“外八句”,加以检验。回答正确,就“梓叔”相称,热情接待。回答不上,被认为是冒牌货,会被婉转地吃上“闭门羹”。闽东闽北张姓多为“凤池张”,属于“清河张”支系。源流应上溯至张岩公。自始祖张挥,传至121世祖为张岩公。岩,号化凤、可永,闽始祖。岩公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魏陵乡祥符里。公累仕宣、懿、僖、昭四朝。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为广州牧,后二年(景福元年892)拜福建都团练观察招讨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监察御史上柱国公,颍川开国男爵食邑

5、三百户。公自升州奉旨,拜福建处置使,任官后定居福州府侯官县孝悌乡德化里。进贡银马盂,并解赤符本稿,至今尚存。事迹载入《闽中记》。公生于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卒于后梁贞明元年(915年)十月初五日申时,享寿93岁,妣雄夫人生于唐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年),卒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五月十二日亥时,享寿77岁。继妣韦夫人生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卒于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九月初十日丑时,享寿75岁。墓葬在福州西壁源首后龙山资福寺左边主龙山尾,坐丑向未。岩公生五子,长子张谨(排称张八公,后代居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次子张津(九公,居古田峬

6、村),三子砥公(居下坂洋尾李堂平江府吴江县溪南今溪离也),四子张睦(十九公,居福州),五子张灏(居浙江温州平阳)。长房:谨,字仲谨,号信美、自勉。大行八,后人称为张八公。公由武进士出身授总兵。唐僖宗乾符初五年,王仙芝、黄巢起兵反唐,四年(877)七月,岩公长子谨(也名仲谨,号自勉),为忠武节度使崔安之俾将,以七千人解宋州(河南商丘)之围。五年(878)七月,黄巢攻宣州不克入浙东,开七百里山路越仙霞岭入福建。张谨官拜福建节度招讨使,率郭荣等十八将校剿黄巢寇乱,与黄巢战于福建省政和县铁山,九战弗克因矢尽粮绝与副将郭荣等18人同日均遇害于铁山屯尾葬焉。宋崇宁间进

7、封侯爵,大观初,追溢英节侯,隆兴间加谥昭烈,封惠应王,敕建英节庙四座祀之。据载,朝廷封谨三十六葬,现已在政和、建瓯等地发现四处墓地。公生于唐武宗会昌元年(841年)八月初六日丑时,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享年37岁,妣柯氏生卒不详。据云公遇难时妻子均在福州。公生三子:世豪、世杰、世表。后其长子张世豪为守墓茔定居于政和杨源,繁衍生息逐成一派,现已枝繁叶茂,族众派生,遍及海内外。人悯其忠收而葬之,立庙祀于飞凤山,初封侯爵,奉敕建祠。唐昭宗乾宁间赐英节,宋徽宗大观年追谥昭烈侯。宋孝宗隆兴二年谥惠应,嗣又谥英济广惠,灵佑显德王。清朝追旌崇祀。宁德市委原副书

8、记张经喜、张立先和本会副会长张纬洲应是其传人。次房:津,字仲梁,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