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肝癌诊断

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肝癌诊断

ID:12140784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肝癌诊断_第1页
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肝癌诊断_第2页
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肝癌诊断_第3页
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肝癌诊断_第4页
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肝癌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肝癌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螺旋CT多期扫描对小肝癌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多期扫描,对提高小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48例小肝癌的螺旋CT检查资料,对其检查方法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螺旋CT多期扫描能较正确反映小肝癌血供“快进快出”的特征。48例中CT明确诊断小肝癌36例;诊断小肝癌可能大者7例;经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或随访除外小肝癌者5例。结论螺旋CT快速、层薄,是检出小肝癌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之一,平扫对小肝癌检出意义不大,多期扫描能较正确反映小肝癌血供“快进快出”的特征,具有重要要诊断价值。�【关键词】小肝癌;多期;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原发性肝癌可

2、谓是“癌中之王”,预后差,患者生存时间短,未经治疗的中晚期肝癌生存期只有0.7~3个月,总的中位生存期1~3个月[1]。而小肝癌的患者生存期显著提高,国内汤剑猷等报道144例小肝癌,手术切除率高达91.7%,术后5年生存率为67.9%,610年生存率为53.4%。本院自2003年6月引进螺旋CT应用后,肝脏检查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一律采用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必要时延迟期等多期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进行研究,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8例小肝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8例患者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28~67岁,平均49岁;有慢性肝脏病史35例;超声检查肝

3、内有占位17例,健康体检发现4例,上腹部其他脏器检查发现3例。48例中甲胎蛋白(AFP)增高者15例。1.2检查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GEHighspeedNX/I螺旋CT机进行扫描,扫描参数为120KV、165mAs、层厚5.00mm,层间距2.50mm,增强剂均为非离子为IoversolInjection。高压注射,速度2.5ml/s,压力200PsL,总量100ml,被检者空腹6~8h以上,检查前饮温开水1000ml,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肝下。扫描时间分别为增强剂注射后:动脉期26~30s、门脉期60~70s、平衡期120~130s。延迟扫描时间分别为5、10、20min。2结果�48例小肝

4、癌共有57个病灶,病灶直径在≤2~3cm46个,病灶直径≤1cm611个。各期CT表现:平扫呈等密度病灶16个,呈略低密度病灶36个,呈低密度病灶5个,等密度及略低密度病灶边缘均不清。动脉期轻度强化病灶13个,明显、较明显强化病灶35个,无明显强化病灶9个。门脉期呈等密度病灶21个,呈略低密度病灶25个,呈略高密度或高密度病灶11个。平衡期呈低密度边缘清楚病灶34个,低密度边缘不清病灶14个,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病灶9个。延迟扫描共检查8例。48例中CT明确诊断小肝癌36例;诊断小肝癌可能大者7例;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或随访除外小肝癌者5例。3讨论3.1小肝癌又称亚临床期肝癌,中国肝癌病理协作

5、组对小肝癌的标准是: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多个癌结节数目不超过2个,其最大径总和应≤3cm。对小肝癌的诊断,当前国内外主要是提高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研究,由于目前在肝癌高危地区、高危人群中推创AFP等普查工作,更利于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使小肝癌的发现率明显提高。超声影像学目前常作为一种首选检查方法,而且方便、省时、价廉,但对病灶位于膈下易形成死角,常检查不到,对肝左叶边缘附近病灶因胃泡影响易被遗漏,尤其当合并肝硬化时(肝癌患者多有肝硬化)因肝脏萎缩变形,加上肠腔上移干扰,对发现小肝癌病变大为受限。普通CT检查因扫描时间、扫描层厚等因素,在肝上、下缘肝叶外侧段因部分容积效应易产生假阳

6、性;因患者在扫描中呼吸运动造成的层面不连续而出现假阴性等。�6螺旋CT最大优点在于整个器官或一个部位是一次屏息下的容积扫描,加上扫描速度快,层面薄,弥补了普通CT的不足。肝脏为静脉、动脉双重供血组织、正常肝实质70%~80%为门静脉供血,而原发性肝癌中90%左右为肝细胞癌。肝细胞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肝脏的供血特点是研究肝癌影像学的理论依据,正常肝实质与肝癌的供血不同,出现时间差,而时间差形成密度对比,出现影像学征象,螺旋CT利用其快速、先进功能在平扫基础上分别进行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必要时延迟期等多期扫描,以各期的不同血供特点研究各期密度变化,寻找某些征象特征,来提高对小肝癌的检出率。

7、3.26小肝癌平扫表现为等密度,略低密度及低密度阴影。这些影像密度的变化是取决于肿瘤病理组织学的不同,小肝癌的病理学改变较复杂,病灶内凝固、液化、坏死、出血及纤维化等多种改变,CT平扫这些表现,对小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意义不大,因这些密度阴影有着“同样的阴影有不同的病变、不同的病变有同样的阴影”。增强后动脉期、门脉期及平衡期是根据肿瘤内血供不同而产生密度变化。动脉期本组48例57个病灶中强化病灶48个,占84.2%,其中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